工作人員在隧道內安裝導航系統。新華網發(中國移動重慶公司 供圖)
新華網重慶9月5日電(韓夢霖)“誤入一個匝道,仿佛踏上了重慶一日游。”這是許多游客對重慶這座山地城市複雜地形的直觀感受,卻也反映出現實生活中,多橋多隧道的城市場景和複雜立體的交通構造給高精度導航帶來的挑戰。
重慶道路縱橫交錯,車輛在進入複雜的地下車庫和橋隧後,突然接收不到定位信息的尷尬現象常常發生,司機往往只能靠記憶或路牌指示找路。
但如今,駕車駛入總長度7.5公里的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內,不但信號通暢,導航軟體給出的道路信息也非常準確,還能精準識別車輛處於隧道內外、地面上下的實時狀態。傳統隧道導航中經常出現的無位置信號、信號不連續、定位不分層等問題,在這裡自動“消失”了。
作為全國首個在繁華中心城區地下建成的環道工程,解放碑地下環道包括上中下三層隧道群和超小半徑螺旋形隧道,串聯近30個地下車庫、2.3萬個車位,還配套紅綠燈、載車電梯等交通設施。如此複雜多樣的隧道結構,還能實現實時通信暢聯和高精度導航,這得益於重慶移動建設的“北斗+5G”室內導航系統,即通過在環道內部署衛星定位設備,確保導航信號連續穩定,實現精準定位服務。系統投用後,該環道日均通行車輛從原來的2000輛提升至1.2萬輛。
讓“8D魔幻城市”不迷路,是重慶近年來推動北斗規模應用,賦能超大城市治理、服務群眾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
北斗星通智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車間,智能座艙産品出廠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設備檢查和測試。新華網發
深度融入各行各業
浩瀚星空很遠,空天信息産業很近
全球組網的北斗系統在巡弋星空的同時,正在各領域服務我們的生産生活。
當前,以新一代通信衛星系統、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為代表的我國空間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空天信息的全面性、靈活性、時效性和準確性大幅提升,通信、授時、定位和遙感觀測等綜合應用服務日益豐富,空天信息産業已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逐漸進入以專項運營與應用服務為主的新發展階段。
空天信息産業緊密融合了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具有技術含量高、應用場景豐富、産業帶動性強等特點,已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領域。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總體産值達到5362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增長7.09%。
“超大城市治理依賴於智慧城市的建設,北斗導航系統所提供的時空坐標,會是未來智慧城市建設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在近期舉辦的空天信息産業國際生態大會上,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經南認為,發展空天信息産業,要圍繞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人民群眾幸福感來布局應用場景,推動空天信息産業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滿足不同群體的個性化需求。
“以推動智能交通發展為例,既要有‘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還要有‘隨動的圖’。有了北斗系統所構建的感知決策體系作為支持,讓智能網聯汽車、車輛網、高精地圖三個基礎設施連接起來,才能實現‘車路雲一體化’的智慧出行。”劉經南説。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介紹,在農業領域,空天地一體化信息的獲取可以加快推動智慧農業發展,開展便攜式作物長勢實時監測、無人機田塊遙感精細監測、衛星農情遙感大面積監測,實現精確播種、施肥、灌溉、鋤草、噴藥等。
“天目一號星座”衛星發射過程。新華網發(重慶市發展改革委 供圖)
産業資源加速集聚
重慶空天信息産業起步成勢
日前,由重慶企業研發的“天目一號”星座部分衛星數據産品獲得了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産品業務准入。“天目一號”星座基於北斗/GNSS遙感探測技術,目前在軌數量23顆,基本完成太陽同步軌道業務子星座的組網建設且運行穩定,每日可提供3萬餘條大氣廓線數據。
“天目一號”星座由此成為國內首個 ,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精度和時效都滿足數值預報業務需求的商業衛星。
除了商業氣象衛星,重慶空天信息産業正不斷“開花結果”——重慶率為科技研製的第三代光子晶體光纖陀螺,將光纖陀螺成本從萬元量級降低至千元量級,“小小陀螺”將為自動駕駛、能源開採等領域提供精準定位;重慶開拓衛星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研發的“太陽電池陣”大幅降低了衛星研製成本,助力打造“人人都用得起的衛星”……
目前,重慶空天信息産業步入起步成勢關鍵期,初步形成涵蓋“芯片模組—終端製造—系統集成及運營服務”空天信息企業主體矩陣及産業鏈,集聚相關企業100余家。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先試,率先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典型案例和經驗,將成為重慶推動科技創新、打造經濟新增長極、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路徑。
2023年,重慶市空天信息産業産值約300億元(含關聯産業),産值年均增速超15%。今年以來,中國四維、海格通信、長沙北斗院、率為科技等代表性重大項目相繼簽約落地。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匯入這片“星”海、駛入這條賽道,各類空天信息産業資源正在重慶加速集聚。
9月3日,空天信息産業國際生態大會主論壇現場。新華網 韓夢霖 攝
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奔赴未來産業“星辰大海”
“重慶高樓林立、橋隧交錯、地貌豐富,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於一體,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和數字重慶建設為空天信息産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為空天信息産品在交通運輸、自然資源、防災救災、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示範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重慶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高健&&。不僅如此,重慶完整的工業門類和良好的軟體生態,也為“北斗+”衛星互聯網綜合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
在重慶兩江新區,空天信息産業集群發展已初步成型。在這裡,産業鏈上游的企業可以為衛星載荷生産製造提供原材料及研究設計支撐,中游的零壹空間等企業則已布局了商業火箭及保障裝備的研發、測試、生産、裝配一體化産業鏈,下游應用端也有長安汽車等企業,可在車聯網、自動駕駛、車輛感知等領域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合作。
2018年,中國首枚民營自研商業火箭“重慶兩江之星號”成功發射。新華網發(兩江新區宣傳部 供圖)
重慶,也已經按下了推動空天信息産業發展的“快進鍵”——成立國內首個由地方政府組建的空天信息産業專家委員會,與中國星網聯合發布創新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先試行動,發布一批空天信息科技攻關“揭榜挂帥”項目……重慶還面向全社會發布長江航道智慧航運、低空空域精細化管理等16個空天信息大跨度綜合應用場景,讓空天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持續培育壯大新業態。
接下來,重慶將深入實施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産業鏈條、應用示範、産業生態五大工程,全力打造全國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區、空天信息産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國家時空信息服務核心樞紐,進一步完善空天信息産業生態、做大産業規模能級,聚集高水平人才,共享合作發展機遇。到2027年,重慶將力爭打造千億級的空天信息産業集群,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空天信息産業基礎設施主陣地、原始創新策源地、産業發展集聚地、應用服務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