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大癌症有國産新藥上市——恩立妥®打破近20年進口壟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31 15:06:06
來源:新華網

我國第二大癌症有國産新藥上市——恩立妥®打破近20年進口壟斷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31日電(吳詩萌)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22年中國惡性腫瘤疾病負擔》數據顯示,結直腸癌(又稱大腸癌)在中國發病率較高,每年新增患者約50萬,位居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

“目前,大腸癌有多種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中國藥科大學上海高博腫瘤醫院院長、同濟大學東方醫院終身教授李進&&, “特別是EGFR單抗,它針對腫瘤細胞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這一關鍵靶點,顯著提升了大腸癌的治療效果。”據李進介紹,2024年6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的國産EGFR單抗——恩立妥®(通用名:西妥昔單抗β注射液),為結直腸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打破外企壟斷地位 填補近20年無國産藥空白

EGFR靶向治療是一類典型的精準治療,RAS/BRAF基因未發生突變的患者效果明顯更佳,可顯著延長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時間。李進介紹,國內出現的第一款治療結直腸癌的EGFR抗體藥物為進口品種愛必妥®(通用名:西妥昔單抗注射液),由德國默克公司開發。2005年在中國上市,為眾多結直腸癌患者帶來了顯著的治療獲益。此後近20年,國內無同靶點産品上市。

圖:李進教授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

但記者了解到,西妥昔單抗作為進口藥物價格較高,且在臨床研究中超2%的患者可能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因此其在中美兩國説明書均帶有嚴重不良反應的黑框警告。

全球範圍內,同靶點藥物也較為稀缺。另一款國外開發的EGFR抗體,海外上市後大規模臨床研究並未支持其在療效或安全性上優於西妥昔單抗,也未在中國上市。臨床上,針對這一靶點,我國腫瘤醫生多年來除了唯一進口品種,並無其他藥物可選。

“研發恩立妥的初心是希望為結直腸癌患者提供更為精準、有效的治療選擇。”據恩立妥®的研製單位,邁博藥業CEO王皓博士介紹,該産品的研發歷經了近20年。 

1998年,邁博團隊創立於上海的張江園區內。“當時,自主開發抗體藥物在國內幾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但我們憑藉核心骨幹在國外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建成了國內第一個能進行抗體藥物商業化生産的技術&&”。王皓&&,“我們的研發團隊優先考慮了臨床需求廣泛的産品。結直腸癌作為大癌種,自然成為我們的關注焦點。經過深入調查,我們選擇了EGFR抗體藥物作為研發方向。”

恩立妥®的研發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新藥研發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在臨床試驗階段,更是需要鉅額的資金支持。

“18年前開發恩立妥時,我們未曾預見到這條路的漫長與曲折。誠然,藥物的研發製備非等閒,但真正的考驗,卻在於如何帶領一支年輕的技術團隊,攜手一家初涉藥物開發的生物技術公司,共同跨越市場化的重重難關。”王皓感慨道。

幸運的是,他們適時地獲得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與支持,包括“863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在內的多項基金,尤其是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的鼎力相助。 

與此同時,恩立妥®的研發也得到了江蘇省、泰州市政府一系列促進生物醫藥創新政策的扶持,為該産品開發構建了一個充滿鼓勵與機遇的外部環境。作為首個國産自研的結直腸癌EGFR靶向抗體藥,恩立妥®的出現填補該領域近20年無國産藥的空白,打破外企同靶點産品長期壟斷地位,也成為中國制藥創新力的新範例。

自主創新凝聚臨床研究者汗水與智慧

 恩立妥®的成功研發,是中國科學家、藥企及臨床專家十餘年不懈努力的結果。

“讓一款從實驗室走出來的化合物成為用於患者的藥物,真實、科學地搞清楚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難度和挑戰是很大的。這就依賴臨床研究者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做到科學的試驗設計及嚴謹的試驗過程。” 恩立妥®的臨床主要研究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向記者透露,這款藥物是他作為主要研究者完成臨床試驗上市的第 12 款國産新藥。團隊共開展了兩項三期臨床研究,更全面、更系統地展示了西妥昔單抗β對RAS/BRAF野生型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單獨應用或與化療聯用的療效和安全性。 

圖:石遠凱教授在為患者開具處方

從2008年由他牽頭開始進行西妥昔單抗β臨床研究起,石遠凱親身經歷了藥物從I期到III期臨床研究的全過程。産品正式走向臨床應用的一刻,他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在研究過程當中觀察到嚴重輸液過敏反應很低,只有0.3%。其他不良反應也均顯示安全可控。這證實了西妥昔單抗β的工藝改良確實達到了它的研發目的,就是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來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性。”

“恩立妥的研發初衷,便是針對傳統EGFR單抗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免疫原性問題。”據王皓介紹,在製備過程中,恩立妥®採用更接近人類蛋白質糖基化模式的新型CHO細胞作為宿主細胞,避免抗體蛋白引起人體超敏反應,進一步提升了藥物的安全性。

“國家藥監局批准的恩立妥説明書就是不帶黑框警告的。我們向WHO和中國藥典委申請了西妥昔單抗β作為我們産品的通用名,也獲得了批准。”據王皓介紹,黑框警告是藥品説明書中用於提示藥物存在嚴重或危及生命副作用的重要標識。無黑框警告的恩立妥®獲批上市,無疑將增強國內外患者對國産藥物的信心,推動中國生物醫藥産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惠及民生,引領國産靶向治療藥物新篇章

恩立妥®的出現,是對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結直腸癌患者治療可及性問題的有力回應。進口藥物即便經過價格談判後,其高昂的年治療費用仍高達二十多萬元,給醫保基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讓眾多患者望而卻步,其中超過半數的患者因經濟原因無法獲得必要的治療。恩立妥®的加入,為這一困境帶來了轉機。

“我們民族制藥企業生産的西妥昔單抗β,讓靶向藥物對中國腸癌患者更加可及。未來如進入醫保報銷後,將對經濟困難的患者,特別是農村低收入人群,提供可靠的幫助。”李進認為,當民族制藥企業推出自己的産品後,跨國公司為了搶佔市場,可能會適當降低價格,這種市場化的良性價格競爭,有利於患者,也有利益企業不斷追求進步和開發新的産品。這將使更多人能夠負擔起抗腫瘤藥物的治療。

“在當前創新制藥領域,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期待我們的民族制藥企業能夠奮起直追。我們必須要更加努力、付出更多汗水,才能有更多創新産品問世,並力爭進入全球領先排行榜。”李進説。 

圖:工作人員正在邁博藥業抗體産業化基地內開展恩立妥生産

圖: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恩立妥發貨檢驗

2023年8月,邁博藥業與先聲藥業集團旗下的抗腫瘤創新藥公司先聲再明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由先聲再明負責恩立妥®在中國內地的獨家推廣。“我們與先聲再明攜手,對恩立妥的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王皓&&,先聲再明有較強的商業化能力,有望讓這一創新藥物迅速惠及廣大患者。王皓深知市場的認可與患者的信任源自産品的卓越品質,因此,在保證恩立妥®生産質量的同時,企業已提前布局,擴建了生産線,以確保其市場供應的充足與穩定。

 

【糾錯】 【責任編輯:向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