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2/30 09:50:52
來源:文匯報

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

字體:

  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日前在中國大戲院拉開首輪駐演大幕,劇場充分發揮地理優勢,探索文商旅跨界融合。《夜半歌聲》劇照。(主辦方供圖)

  12月28日晚,緊鄰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中國大戲院從內到外換上新“行頭”,成了朋友圈別致的打卡點。復古的燈箱、閃爍的霓虹燈將人們拉回過去上海的街巷裏弄,沿街店鋪的吆喝、過路自行車的鈴聲成為天然的背景音樂,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正式拉開首輪駐演的大幕。這部劇的獨特之處在于以“環境戲劇”連接起文化、商業和旅遊,讓觀眾在一站式觀演、打卡、逛老字號中感知上海獨特的文化魅力。

  致敬同名經典電影,最大化釋放音樂之美

  説到《夜半歌聲》,許多人會想到馬徐維邦1937年執導的電影。它由金山、胡萍、施超等主演,在上海首映34天幾乎場場爆滿,創下票房神話。

  音樂劇《夜半歌聲》致敬同名經典電影,以原創劇本、原創音樂續寫這個發生在劇院裏浪漫、奇幻、驚悚的故事:20世紀初葉的上海,宋丹萍、綠蝶和孫曉鷗在“草之光輝”孤兒院裏一起長大。孤兒院劇場落成之際,三個少年登臺參加演出,不料首演突遭戰火侵襲,三人從此離散。十年後,孤兒院原址上一座新劇院落成,綠蝶回到故地擔綱主演,與前來看戲的孫曉鷗重逢,不料此情此景卻觸怒劇院內的“幽靈”……

  圍繞“約定和團圓”,音樂劇《夜半歌聲》建構“重建、重逢、重生”的劇情,通過毀滅/災禍、離亂/苦難、犧牲/救贖,呈現命運的苦和勇,人生的光與鹽。作為一部幾乎沒有臺詞的音樂劇作品,《夜半歌聲》由大量唱段主導,音樂貫穿全劇,推進著故事的發展。詞與曲,在這部作品中無疑是最重要的板塊。在作曲李京鍵看來,《夜半歌聲》首先必須要寫出有戲劇結構的音樂,使之成為真正的“劇”,而不是歌曲接歌曲的聯唱;其次,考慮到音樂劇自身的屬性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特質,音樂整體結構與和聲語言的設計要先于唱段寫作,即先有和聲,才有旋律。

  發揮劇場地理優勢,探索文商旅跨界融合

  與尋常觀演不同,《夜半歌聲》的觀眾提前近1小時進入劇場,在中國大戲院上下三層的公共空間裏,搶先感受沉淀在時光裏的老上海風情。

  劇場一層,“夜半商號”復古的貨架格外顯眼,閃爍的霓虹燈下圍攏著選購《夜半歌聲》文創衍生品的觀眾。劇場二層,“夜半市集”同步亮相,泰康、程裕新、邵萬生、三陽、黃隆泰、老大同等眾多有著百年歷史的“國潮”老字號品牌紛紛入駐,讓觀眾體驗老劇場風華的同時,回味舊辰光的味道。劇場三層,“夜半照相館”別有洞天,觀眾特意穿上了旗袍禮服,來到微縮的“老照相館”打卡,一張張精美的照片伴隨快門聲誕生。

  事實上,以生動的敘事手段講述海派文化故事,延伸城市文脈的深度、廣度和厚度,並與商業、旅遊形成共振,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産業聯動發展,正是音樂劇《夜半歌聲》誕生的初衷。此番《夜半歌聲》在中國大戲院上演,以“環境戲劇”連接起文化、商業和旅遊,圍繞“夜半歌聲”IP最大程度地調動觀眾與遊客的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維感官體驗,在戲裏戲外産生更深入的沉浸感與互動性,讓充滿立體感的藝術場景為市民帶來更多藝術想像。

  “演藝大世界擁有文旅商融合的先天基礎,我們以中國大戲院為圓心,依托南京路商業稟賦,將其打造成一個天然的、全方位的、充滿立體感的觀劇體驗區,開創全新的自然街區沉浸式戲劇概念。”出品人夏鋒説。記者了解到,夜半商行、夜半市集、夜半照相館、夜半酒館等文商旅項目將相繼運營,劇場功能將從演出經營為主拓展到兼具品牌發布、藝術展覽、休閒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劇場與其他文化藝術業態和公共空間將結成更加緊密的共生關係,更好地滿足市民遊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型合作和運營模式。(記者 王筱麗)

【糾錯】 【責任編輯:蘇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