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民日報這樣講故事》:傾情抒寫新時代的勝利和榮光-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18 16:28: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讀《人民日報這樣講故事》:傾情抒寫新時代的勝利和榮光

字體:

  “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

  掩卷人民日報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人民日報這樣講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法國文學巨匠巴爾扎克這句意味雋永的話。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因為書中不僅有著人民日報記者深入高原深山、雪域邊疆,講述中國實現全面小康故事的責任和使命,還有著對中國擺脫貧困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收錄了人民日報近年刊出的12篇(組)通訊,上編包括:《烏蘇裏船歌新唱》《脫貧了還要好好幹》《脫貧攻堅看海雀》《在虞城,看鄉村振興的曙光》《阜平創富》《脫貧路上的赤溪村》;下編包括:《莽莽成昆出大山》《新時代大慶這樣回答“鐵人三問”》《三十而立看海南》《上海:對標全球最高 開放之風勁吹》《內蒙古:駿馬奔騰七十載》《唐山四十年》。

  12篇(組)通訊展現了中國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艱辛歷程、勝利榮光,堪稱新聞寫作的范文。這些文章時空交錯,大開大合;巨細交織,波瀾壯闊;有星辰大海的胸襟,又有詩和遠方的情愫;它們是國家記憶,更是時代華章。這些通訊多獲得當年度人民日報精品獎或好新聞一等獎,是人民日報新聞報道中的精品,具有極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新聞性、文學性,是思考的結晶、求索的見證。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這12篇(組)通訊後都附有參與採寫記者的創作手記,為讀者講述這些精品報道背後的故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赴基層考察調研,體察人民疾苦,指導脫貧實踐,足跡遍及中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從太行山深處的河北阜平,到“苦瘠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從首都北京的胡同老街,到山路崎嶇的大涼山,習近平總書記每次考察調研,都要走進普通人家,問冷暖、看變化,聽民聲、謀發展。這12篇(組)通訊中,有多篇是記者踏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重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過的地方後形成的。我們看到:

  ——在黑龍江省同江市,記者披星戴月、夜宿農家,行程600余公里,深入世代逐江而居、漁獵為生的赫哲族聚居鄉村——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囑托,收獲了沾泥土、帶露珠的鮮活素材和親身體驗,從而寫出了赫哲族群眾真實的生活狀態,寫出了我們黨擔當使命、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寫出了廣大幹部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用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

  ——在河北省阜平縣,記者風塵僕僕,直奔駱駝灣。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山村,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記者進村時天已擦黑,天上還卷起雪花。他們同當地人一起,吃農家飯、宿農家屋,在習近平總書記調研過的唐宗秀老人家,噓寒問暖,開懷暢談。阜平是革命老區,聶榮臻元帥曾説,“阜平不富,死不瞑目”。駱駝灣則是老區中的老區,如同中國脫貧攻堅戰役中的“一只麻雀”,人民日報記者“解剖麻雀”,以小見大,照見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軌跡。過去,唐宗秀家的舊房漏雨,遇到大雨天,在外打工的女兒就擔心房子倒塌,打電話讓老人出去避一避。如今唐宗秀全家住進新房,亮堂暖和,何以見得?記者用一個細節來敘述:“屋內暖意融融,月季花開得粉嘟嘟,全然不顧外面雪花飄飄。”看似無意的一瞥,實則為記者有著前後對比的有心之筆。在“阜平脫貧”“阜平創富”兩篇“文章”裏,記者寫出了阜平幹部群眾擰成一股繩,合力創“富”奔小康的佳話。

  ——在四川省,記者踏上成昆鐵路,搭乘綠皮火車,奔赴大涼山深處。在路上,在山裏,在綠皮火車車廂裏,他們同彝族同胞聊生活、談生産、話生計,懂得了“這條(政府)虧本運作的鐵路,對于這些經年累月生活在大山裏的彝族同胞意味著什麼”。正是讀罷這篇文章,我們得以知道,成昆鐵路不僅僅是一條鐵路!它是一條戰備路,靠近即將開工的“三線”建設標誌性工程攀枝花鋼鐵基地;它是一條穩固邊疆的民族團結路,途經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涼山彝族自治州;它是一條極具政治意義的路,經過紅軍長徵走過的地方;它是一條經濟大動脈,是西南幾千萬人走出大山的圓夢之路;它還是一條展現鬥志與豪情的精神路,是中國人自力更生的“爭氣路”,承載著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歷史和現實,都在“路”上。

  ——在海南省,記者佇立橫空出世已30載的海南經濟特區,感嘆“南海浩浩,天風蕩蕩”,感慨“改革開放的東風,吹醒了這片沉寂太久的蔚藍”,感奮“一個邊陲海島發展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感動“敢闖、敢試,埋頭苦幹,30年來,‘海南人’初心不改,奮鬥不止”。正是這樣的感嘆、感慨、感奮、感動,讓記者寫出了“風從海上來,潮起海之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海南以‘闖海人’的飛揚激情,書寫全國最大改革‘試驗田’的‘春天的故事’。曾經封閉、落後的海南,如今開放、繁榮、文明、宜居。30年砥礪奮進,有太多的回憶長留心間”。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詩經》,是中國詩歌的古老開篇。在這部詩歌典籍中,佚名詩人用悠悠吟唱講述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追索小康的樸素夢想。

  曾幾何時,“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多少中國人最奢侈也是最卑微的願望;曾幾何時,停留在農耕文明中的人們所思所盼就是解決溫飽;曾幾何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人所能想像的最高願景;曾幾何時,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就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詞;曾幾何時,“萬元戶”是許多家庭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從“8億人吃不飽”到“14億多人要吃好”,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超越。

  而今,穿越數千年風雨滄桑,這夢想在中國大地變為現實——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縱觀世界歷史,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當前,全球仍有7億左右極端貧困人口。在中國廣大農村主戰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了不起的人間奇跡。

  據統計,全球范圍內每100人脫貧,就有70多人來自中國。特別是在全球貧困狀況依然嚴峻、一些國家貧富分化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中國的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見。今天的中國,不僅書寫了最成功的中國脫貧奇跡,更為人類貢獻了扶貧減貧脫貧的中國智慧。人民日報記者用筆、用心、用情寫出了見證奇跡的中國故事,傾情抒寫了新時代的勝利和榮光。

  今天,小康被賦予新的時代意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奮鬥永無止境,只有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才能夠秉持耐力、堅定信心,才能夠致廣大而盡精微。因為——“我們對于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

  如果説“報紙是歷史的底稿”,那麼人民日報報道的人物和事件,應該是國家發展進程的歷史檔案,這本書中的12篇(組)通訊更是記錄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進程的重要篇章。

  沒有“新聞”,怎麼寫出“新意”?“新意”不足,怎樣煉出深意?人民日報記者用12篇(組)通訊,扎扎實實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黔西北烏蒙山深處的畢節市赫章縣,有一個海拔高度2300米、以“海雀”命名的苗族、彝族、漢族共居村寨,這裏曾經被聯合國專家視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石旮旯。1985年,一位新華社記者來到海雀,被這裏的極度貧困現象震驚,他連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寫成內參,發到北京。這份內參,立即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關注,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勳同志作出批示:“有這樣好的各族人民,又過著這樣貧困的生活,不僅不埋怨黨和國家,反倒責備自己‘不爭氣’,這是對我們這些官僚主義者一個嚴重警告!!!”他要求“省委對這類地區,規定個時限,有個可行措施,有計劃、有步驟扎扎實實地多做工作,改變這種面貌”。從此,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在海雀、在赫章、在畢節、在貴州、在全國展開。這是一場前無古人的反貧困試驗。新時代,人民日報記者挖掘貧困的歷史因素,尋找消除貧困的具體措施,得出結論——“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正是中國共産黨人深植于血脈、基因的強烈使命擔當,推動著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波瀾壯闊的反貧困鬥爭。

  本書主編、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王一彪在《後記》中寫道:這部報道集裏所收錄的稿件,“飽含著我和同事們的一個共同追求——思想的光芒、泥土的芬芳、文字的力量。”他用三句話來概括這些文章的寫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天安門上看問題,努力做到胸懷“國之大者”;田間地頭找感覺,努力做到心裏裝著人民;鑒古學今求突破,努力做到筆端葆有乾坤。天安門上看問題,胸懷“國之大者”,是因為“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政治機關屬性與生俱來,旗幟鮮明講政治天經地義,堅持政治家辦報乃應盡之責,胸懷‘國之大者’更是必然要求”。田間地頭找感覺,心裏裝著人民,是因為“一篇通訊報道能否感染人、打動人,關鍵還是看採寫者心裏是否裝著人民、立場是否代表人民、文字是否敬畏人民。寫出記錄歷史、描繪時代的好報道,就要深入基層、扎根人民,為人民書寫、為人民立言、為人民抒懷”。鑒古學今求突破,筆端葆有乾坤,是因為“有品質、有格調、有筋骨的高品質新聞報道,有一個共同特質,那就是故事講得好,能夠引發讀者同感共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説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

  這就是新時代的人民日報記者!

  人民日報記者永遠在路上。他們,不!我們——翻越高山,穿過峽谷,奮楫激流,勇立潮頭,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見證著中國邁向幸福生活的人間奇跡:不論是赫哲族聚居的八岔、懸崖峭壁的涼山,還是苦瘠天下的海雀、永葆活力的大慶;不論是太行山區的阜平、南屏峰下的赤溪,還是駿馬奔騰的內蒙古、三十而立的海南……全面小康、民族復興照耀的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係乎時序。坐在辦公室裏看螢幕,是欣賞不到最美風景的。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進去,文章才會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畢節師范學院畢業的詹以香,赴任海雀村支書的當晚,一個人心神不寧躺在簡陋的村委會辦公室裏,風聲狗叫聲格外刺耳,一夜未眠……”這樣的報道細節,不與採訪對象“火塘夜話”,沒有感同身受,難以挖到,更難以呈現。

  在場感、帶入感,寫出縱深感,寫出風雲氣,增強思想性、可讀性,是這些通訊的一大特色。這12篇(組)通訊有大視野、大格局,善于從全局、從大局觀察和思考問題、採寫報道,充分展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揭示取得這些歷史性成就的主要原因、寶貴經驗。

  如何面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這是新時代人民日報記者的思考,也是新時代人民日報記者的回答。(李舫)

【糾錯】 【責任編輯: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