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繡娘龍祿穎:巧手繡出錦繡天地-新華網
新華網 > 文化 > 正文
2025 10/13 09:17:05
來源:新華網

苗族繡娘龍祿穎:巧手繡出錦繡天地

字體:

  龍祿穎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非遺工坊進行刺繡創作(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pagebreak

  龍祿穎(中)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非遺工坊進行刺繡創作(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pagebreak

  龍祿穎(左三)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非遺工坊進行刺繡創作(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pagebreak

  龍祿穎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非遺工坊指導繡娘進行刺繡創作(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pagebreak

  龍祿穎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智能繡花車間指導工人操作設備(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pagebreak

  龍祿穎在位於貴州省施秉縣的舞水&&非遺工坊和游客交流(10月10日攝)。

  貴州省施秉縣苗族繡娘龍祿穎,是非遺苗繡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後來返鄉創辦苗繡企業並免費給當地婦女開展刺繡技能培訓,帶動1200余名農村婦女就業增收。

  近年來,龍祿穎致力於探索苗繡的創造性轉化應用。她投入智能化苗繡生産設備,生産苗家風格的繡品,廣泛應用於墻布、挂畫、服裝等産品。婦女們用自己的雙手繡出了一片錦繡天地。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