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晚,國家大劇院戲劇場內座無虛席,觀眾沉浸在世界經典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美妙旋律之中。與此同時,該劇通過國家大劇院舞&藝術“第二現場”,首次在全國30多個城市的近百家影劇院同步直播。科技賦能藝術,成就這場跨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7月19日,觀眾在北京藝術中心觀看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直播。(國家大劇院供圖)
“此次《費加羅的婚禮》直播是繼話劇《林則徐》直播之後,國家大劇院舞&藝術‘第二現場’的又一次突破。”國家大劇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寧説,歌劇融合了音樂、戲劇、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更全面地體現出國家大劇院的藝術品質。
當晚演出開始前,國家大劇院公共空間響起薩克斯四重奏版《費加羅的婚禮》序曲,主持人李佳明與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在導賞環節為觀眾解讀這部歌劇的“藝術密碼”。“我是今晚全國各地觀眾的‘一號領位員’,‘第二現場’讓觀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世界級的演出。”李佳明告訴記者。
7月19日,主持人李佳明(左)與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右)為觀眾講解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新華社記者 楊淑君 攝
據介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總譜長達730余頁,包含近3000個需要精準銜接的鏡頭,對直播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
“歌劇比話劇的直播難度更大,我們在畫面、聲音、字幕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希望觀眾能在影劇院中身臨其境地感受舞&藝術精品的魅力。”北京電影學院導演係教授、該劇直播顧問侯克明説。
圖為國家大劇院舞&藝術“第二現場”直播導播間。新華社記者 楊淑君 攝
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舞&與銀幕“雙向奔赴”,藝術之美抵達更多觀眾。據悉,國家大劇院將聯合全國35家劇院成立“第二現場”聯合協作組,進一步深化資源合作,共創互利雙贏的劇院文化消費合作體系。
“來劇院觀看演出的人數是有限的,但借助‘第二現場’能讓更多人了解藝術、認識藝術、熱愛藝術。國家大劇院將不斷創新藝術傳播模式,通過藝術來促進全民文化素養的提升。”王寧説。(記者楊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