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敕勒川上話古今——解碼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樣本-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2 09:00:13
來源:新華網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敕勒川上話古今——解碼青城呼和浩特的文化自信樣本

字體:

  黃河九曲,在內蒙古境內形成巨大的“幾字彎”,位於黃河轉彎處的呼和浩特,水草豐美,物阜民豐,文化昌明。

  曾經的塞外青城,是貿易往來的驛站,也是民族交融的地方;如今的呼和浩特,在向北開放中勇立潮頭,對外交往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歷史撥動着時間的指針,滾滾向前,為呼和浩特留下了深厚的文化根脈,有對自然的禮讚、對團結的歌頌,還有對遠方的嚮往。

  這是2024年8月11日拍攝的中國乳都雕塑和呼和浩特博物院。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保護,青城更“傾城”

  呼和浩特市被稱為“青城”,源於明代時這裡曾以青磚建城,遠望一片青色。如今,漫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常年的植綠護綠使城市裏總能抬眼見綠,“青城”因良好的生態環境而有了更豐富的含義。

  靠着黃河水的澆灌,呼和浩特歷來生態資源豐富,獨特的游牧生産方式,使生活在這裡的百姓始終飽含對大自然的深情,深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呼和浩特城市北部的敕勒川草原,在南北朝時期就壯美富饒,因《敕勒歌》而被吟咏了千百年。

  清末同治、光緒年間,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兩次在城周和城內主要道路旁大規模栽植柳樹,共計近5000株,並疏浚護城河,“灌溉附近園田,兼養圍城楊柳”,形成了歸綏八景之一的“柳城蔭綠”。

  百餘年後的呼和浩特,仍是古柳依依,水帶環繞,就像將城市建在了公園裏,敕勒川草原更為青城添了一抹濃綠。

  走進敕勒川草原,鵝黃、淺白、淡紅點綴在翠綠間,市民們感受着出門見綠的輕鬆愜意。“藍色的串串是馬鞭草,紅彤彤的是山丹花,遠處還拍到過一隻野兔。”市民陳婷婷一有空閒就到敕勒川草原徒步,用鏡頭記錄下草原的四時美景,“這一片觸手可及的綠,讓青城更加‘傾城’”。

  2024年6月30日,游客在敕勒川草原游玩。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內蒙古就有這樣的美麗風光。”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時指出,保護好內蒙古大草原的生態環境,是各族幹部群眾的重大責任。

  為了保護好敕勒川草原的生態環境,呼和浩特近年來持續開展陰山山脈大青山南坡綜合治理工程。選種、比對、試種、繁育……科研人員經過反復試驗,精選適合當地生長的植物品種,以近自然修復的方式重建敕勒川草原的植被群落,促進了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經過多年生態修復,敕勒川草原由1萬畝拓展到3萬畝,生長的植物由之前的十余種增加到70多種,乾草産量、年固碳量、年釋氧量均比修復前提高12倍多,這裡已經成為城市的“天然氧吧”。2020年9月,內蒙古敕勒川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列入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名單。

  這是2024年7月13日拍攝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草原。新華社記者 李雲平 攝

  此外,呼和浩特還打造大黑河“郊野花帶”、小黑河“環城水帶”、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文化軸帶”,開展“一見青芯”口袋公園建設,全市公園游園總數超過1000個,與大青山、黃河兩大生態屏障相輝映……

  如今,呼和浩特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超過40%,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馳而不息的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讓市民群眾隨處可享“綠色福利”,獲得感、幸福感越來越強。

  融合,同心促團結

  每天清晨,有400餘年歷史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總會被南來北往的游客喚醒。人們徜徉在古建築林立的街道,品嘗特色美食,把玩老物件,沉浸式體驗老街的“煙火氣”。

  塞上老街始建於明清時期,如今古韻猶存。短短380米的街道上,漢式風格建築雕梁畫棟,蒙古族風格建築以穹廬頂裝飾其間,多民族文化在這裡交融交流。

  走進塞上老街的皮雕展示廳,一幅幅精美的皮雕畫或挂於墻面,或擺在書架上,讓人賞心悅目。

  “皮雕畫上面的圖案生動逼真、質感強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之一。”內蒙古自治區非遺項目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云成義説。

  雲成義的技藝,既來自傳承了九代的蒙古族皮雕畫製作傳統,也來自和兄弟民族手藝人的切磋交流。“過去雕刻的內容更多與蒙古族游牧文化相關,如今各族手藝人交流互鑒,梅蘭竹菊、福祿壽喜等文化符號也成為重要呈現內容。”雲成義説。

  融合的力量,塑造着這座城市的昨天和今天。

  戰國的雲中郡、北魏的盛樂城、遼金元的豐州城、明代的歸化城、清代的綏遠城……據史料記載,歷代建造的80余座大小古城,星羅棋佈地散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境內。每一座城邑都承載着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深厚歷史,講述着“昭君出塞”“俺答封貢”等民族交融往事,傳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愛、和諧共處的團結頌歌。

  2023年12月31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廣場塞上老街游玩。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牢記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在促進民族團結方面把工作做細做實。

  近年來,呼和浩特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厚植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沃土,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我做了些冷面,您嘗一嘗。”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居民金福姬敲開左鄰右捨得門,送去親手做的朝鮮族美食。

  清泉街社區共有居民5400多人,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等11個民族。73歲的金福姬是朝鮮族,已在清泉街社區生活了21年。“過去我家生活困難,社區得知後,幫我們在小區開了一家餐廳,現在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特別感謝大家。”金福姬説,社區裏的鄰居們就像一家人,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一到節假日,我們總會做些拿手的民族美食互相分享”。

  呼和浩特深入挖掘和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創作推出具有中華文化底蘊、彰顯北疆特色的優秀文藝作品;依託遍佈在各處的“紅石榴驛站”,商議解決各族群眾的實際問題……

  長期的民族交往交流融合,使呼和浩特擁有漢族、蒙古族、回族、滿族等40多個民族,在黨的領導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聯通,萬里尚為鄰

  “雄踞塞外三百載,橫跨歐亞九千里。”清代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經商足跡遍及今日的中國以及蒙古國和俄羅斯,被稱為萬里茶道上的“華商旗艦店”。

  大盛魁總部所在地歸化城(今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高原通往中原地區和西伯利亞的運輸要道,成為萬里茶道上的交通樞紐。

  今年是大盛魁商號肇建300年,大盛魁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內,一隊倣真駱駝昂首向前,曾經的大盛魁商隊正是依靠2萬餘峰駱駝,開闢了聯通亞歐大陸的商貿之路。

  從草原絲綢之路,到萬里茶道,再到近代的走西口,地處我國北疆的呼和浩特一次又一次成為貿易往來的樞紐。

  2023年9月6日,游客在第四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舉辦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外合影。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內蒙古內聯八省區、外接俄蒙,今天的呼和浩特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鄂烏協同發展戰略中處於中心城市地位,是共建“一帶一路”陸路通道中的重要節點和國家向北開放、連接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城市。

  6月12日,一列滿載29個集裝箱、290輛國産商品汽車的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園發車,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終運抵俄羅斯莫斯科。這是呼和浩特首趟中歐班列商品汽車運輸專列,所搭載的汽車均為內蒙古當地生産,呼和浩特的區位優勢正在逐漸轉化為開放優勢、發展優勢。

  2024年6月12日,滿載國産商品汽車的中歐班列駛出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沙良物流園。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呼和浩特“對外開放圈”越來越大,拓展了跨境電商國際物流新通道,開通了至蒙古國、歐洲的貨運包機業務,豐富了共建“一帶一路”空中走廊業務;中蒙俄經濟走廊中線鐵路的升級改造,為呼和浩特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機遇,以中歐班列常態化發運推動“過路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

  “穹廬已絕單於域,牧地猶稱土默川。小部梨園同上國,千家鬧市入豐年。”清代詩人王循筆下的歸化城,市廛繁華,人文鼎盛。

  今日的呼和浩特,續寫着“萬里尚為鄰”的故事,作為區域性交通物流中心,合力共建區域聯動協作“朋友圈”,在建設我國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中展現擔當。

  記者:劉偉、魏婧宇、哈麗娜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