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2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論壇在江蘇省宜興市窯湖小鎮順利舉辦,論壇以“新時代非遺新使命”為主題,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非遺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論壇特設“非遺人之家”傳承人圓桌沙龍,以“老手藝與新匠人”為主要議題,邀請了六位資深的國家級傳承人,以及十七位中青年傳承人,旨在形成新老非遺傳承人之間的對話交流,形成新老非遺傳承人對話交流,攜手應對新時代新挑戰的“傳幫帶”新格局,更好推動非遺文化薪火相傳。
各位傳承人分別圍繞一個關鍵詞發表了自己見解,傳承人們妙語連珠,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
東陽木雕國家級傳承人、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木雕專委會會長黃小明談到,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永葆初心,以堅守和執着的心態才能把一門手藝代代相傳。
登封窯陶瓷燒制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鄭州市登封窯陶瓷博物館館長李景洲談到對青年傳承人的希望,他強調要有情懷,要有“擇一業終一生”的熱愛和執着。
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南通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吳元新説,只有把精湛的技藝傳承好,把作品創新好,做好家族、師徒、院校、社會等立體式傳承模式,才能夠使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代相傳。
熱貢藝術國家級傳承人、青海黃南州熱貢畫院院長、北京娘本唐卡藝術館館長娘本對非遺傳承很有信心,他説每一個藝人都是用手中的畫筆,畫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現在,我們更加有信心把唐卡藝術更好地保護傳承。我們一定要畫好自己的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變成世界的名片。
鳳翔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邰立平把自己的親身體驗分享給年輕的傳承人。他説,無論是非遺産品,還是文創産品,一定要在設計上下足功夫,這樣作品才能有銷路。
湘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江再紅強調了國際人才的培養,她希望能用湘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也希望能用湘繡跨越時空、跨越國度,為世界文明的發展進步貢獻來自非遺的力量。
渠縣劉氏竹編省級傳承人劉江圍繞創作與市場的關係,提出非遺要有三個度:一是深度,要傳承技藝;二是廣度,要更多地推廣宣傳;第三是溫度,我們要堅持材料的溫度、堅持用心的溫度,這樣才有更多立足於當代社會的可能。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縣級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湯忠仁分享了自己走入行業的經歷。他説,我希望通過這個階段把我自己這十幾年積累的經驗,通過系統的方式整理出來,方便後面想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少走彎路。他提出,愛好之後還要有意志堅持,才可以走得很好。
畬族銀器鍛制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林陵祥介紹了銀器對畬族的重要性,並説:沒有推廣就沒有了解,我們的傳承就會比較困難。我入選“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後,協會王會長對我們特別關心,還幫我們對接相對好的&&,讓我們得以展示推介産品。未來,我希望更多媒體來關心我們,把我們的畬族銀器推向全國,走出世界。
楊柳青木版年畫區市級傳承人、首批國家鄉村工匠名師石彥敏對師徒傳承的模式特別有體會,她介紹自己先從彩繪入手,後來又學木刻,她説,我覺得師徒傳承應該是把師父技藝都學好,甚至在師父基礎上進行創新,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牡丹江滿繡國家級傳承人、深圳滿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艷玲談到了自己參加青年傳承人培訓的體會。她説,參加非遺保護協會的活動,我深深感覺我們傳承人有家了,同時,也被高高抬起了,這種抬起不僅是在榮譽上的抬起,更是在人格和魅力上的重視、在手藝上的重視。非遺保護協會讓我們有了家。
民間繡活(夏布繡)市級傳承人、江西渝州繡坊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藝術總監吳婉菁倡議,非遺的傳承也要關注一老和一小。一方面要更高質量推動非遺記錄工程,也希望政府和有相關職能單位能夠更多地通過節日走訪慰問的方式,把針對老一輩傳承人的關愛工程做提升;另外一方面傳承還要靠人的接續,所以青年傳承人的扶持和培養力度希望能夠得以延續。這樣一來非遺傳承就可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普洱貢茶製作技藝市級傳承人李明澤談到了青年傳承人的責任,他提到前輩們不僅在自己的技藝方面有所傳承和創新,而且對行業和社會也做出積極的貢獻,年輕一代傳承人不僅是要將技藝完整地傳承下去,更為關鍵的是要延續前輩們的精神,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
江蘇省鹽城市瓷刻(大豐瓷刻)國家級傳承人陳銀付分享了自己政行校企上的實踐經驗,他認為培養傳承人是系統工程,從社會招募傳承人是很難的。他認為由政府作為培養傳承人的&&,把真正的核心抓手放在學校,跟非遺保護單位形成高度融合的合作,這樣的模式值得被關注和推廣。
圓桌沙龍的議程主席、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文化數字資産研究室主任鄧麗麗在主持中提到,非遺的傳承和發展從來都不是固定在一個時間點上,也不只在各位傳承人的方寸之間,而是存在於時空之中的每一處——非物質文化遺産在新時代要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被接納、喜愛、傳播。這正是我們今天聚在“非遺人之家”這個旗幟下,交流非遺的傳承和發展的意義。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在圓桌沙龍的總結中説,“非遺人之家”新老傳承人對話的核心主題就是傳承,老一代非遺傳承人要幫助年輕一代的非遺傳承人成長。這個板塊也是基於“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中的一個措施,讓非遺能夠真正代代相傳。近年來,很多年輕人都熱愛非遺、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願意參與到非遺工作中來,成為非遺傳承人,這是非常可喜的局面,也是我們民族未來興盛的保障。培養青年傳承人,也是我們非遺保護協會的重要工作,是協會推進非遺社會化保護的實踐重要部分。協會要發揮我們的優勢,來聯絡各種社會力量,從各個方面來匯聚力量幫助非遺事業的發展,幫助我們的傳承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