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非遺視界】董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寓意與各界協力推動非遺傳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21 16:10: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非遺視界】董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寓意與各界協力推動非遺傳承

字體:

  新華網江蘇宜興7月21日電(伊媛)7月20日至22日,第二屆中國非遺保護年會在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舉辦。活動期間,中國非遺保護協會標識設計師,高級郵票設計師、雕刻師董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寓意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與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傳播與發展。

  董琪&&,她為能夠設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感到非常榮幸。作為一名郵票設計師和雕刻師,她此前對非遺題材就有一定了解。郵票手工雕刻版技藝也是非遺技藝,她本人是中國郵政第三代郵票雕刻師,目前她們這一代只有兩位雕刻師,現在全球的郵票手工雕刻師也已不足百位,這讓她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性有着切身的體會。

  據董琪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設計的過程有近半年的時間,在協會的指導下幾易其稿,最終選擇了以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方勝紋”為基礎來設計和詮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外部為圓形,內部造型為中國早期出現的吉祥紋樣之一的方勝紋。方勝紋結構交織緊密,平衡對稱,所以又叫同心方勝,象徵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綿綿不絕的美好與吉祥;方勝紋與外部的圓形巧妙貫通,組合形成一雙抽象的相連相護的雙手,象徵着源遠流長、代代相傳、循環往復;內部的方形與外部圓形對應,象徵天圓地方,表達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存在的空間無限廣闊。

  董琪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的寓意也進行了説明闡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標識寓意與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傳播與發展,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守護中國的精神家園,“依靠雙手開創美好明天”;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事業,“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據悉,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主辦,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無錫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宜興市人民政府承辦,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宜興陽羨旅游集團執行。本屆年會以“守正創新 賡續薪火”為主題,由開幕式、非遺大集、年會論壇構成,通過形式多樣、立體多元的非遺項目展覽展示、年度非遺保護成果發布、非遺學術研討等精彩內容,呈現一場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氣息相結合的非遺盛會。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