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華網與貴州茅&&合打造的《國寶有靈》正式上線!
國寶,其神韻不僅在於形制,更在於背後的動人故事和深刻的人文意涵。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寶可謂琳瑯滿目、精彩絕倫。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我們擇其“酒器”,透過器物之美,在文學和歷史的敘述中,想象久遠的呼喚,感受會飲的快樂,一瞥那酒杯中的璀璨雍容和人間煙火。
耕於田,狩於林,漁於水,千百年來,華夏子孫秉持着與自然共處的生存之道,將現實與想象中的萬物生靈,深深地刻入文明進程。
在青銅酒器中,它們幻化出一個動物世界。飛禽走獸紛紛抖落了身上的千年塵土,洋溢着久遠的野性之美,躍過時空而來。
威龍盤踞,猛虎食人,這件商代文物“龍虎紋青銅尊”所展現的龍虎威勢,幾乎躍出器身,撲面襲來。
龍身蜿蜒,龍首聳立,神話生物的莊重與威嚴,透過淺紋浮雕的對比,體現得淋漓盡致。虎身雄踞,虎頭高昂,虎口之下竟是一個人形。東漢王充的《論衡·訂鬼篇》引《山海經》佚文,記有“虎食鬼魅”之説。龍虎紋青銅尊上的“虎食人紋”,很可能是取此意象,藉以驅邪避兇。環繞龍虎的雲雷紋和饕餮紋渾然天成,散發着古樸而神秘的氣息,充滿野性的獰厲之美。
這是西周文物“盠駒尊”。騾駒形象被塑造得生動寫實,它昂首站立,豎耳垂尾,稚氣未脫。駒腹飾有圓渦紋,形制簡練卻趣味盎然。背上的蓋子形似馬鞍,打開它,便顯露出盠駒尊的真正用途。這是一件酒器。
騾駒身上鑄有一百零五字銘文,闡述了它的誕生緣由:
那時的幼馬長成兩歲後,就要離開母親,正式編入馬廄服役。它開始學習駕車,準備將來奔赴戰場。西周時期,天子會舉辦“執駒”禮,以盛大的儀式祭祀馬神,祝禱“入伍”的馬兒征伐勇武,戰無不勝。十二月的這次“執駒”禮上,周王將兩匹小駒賞給了名叫盠的貴族,盠特地鑄造了這件駒尊,銘刻下這份榮耀。我們可以從這只神氣的小騾駒身上,一窺當年祀與戎的壯景。
這是西漢的“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凝結了當時頂尖的鑲嵌涂畫和鑄造工藝,將蘇門犀這一物種定格在了歷史長河中。犀牛身形雄健,昂首佇立,肌肉、關節與皮膚都有着極其逼真的質感,周身覆蓋着繁複華麗的錯金銀雲紋,與青銅質地交相輝映,更顯其奪目神采。犀尊腹部中空,嘴部有流,它是一件精美的酒器,更是兼顧了美學造詣與實用價值的典範之作。
超凡的匠心和技藝,造就超凡的酒器。釀酒也如造器,需要“匠心品質、匠魂擔當、匠術精益、匠器臻善、匠人製造”。
瞧!一個由青銅鑄造的動物世界。用心聆聽,仿佛還能聽見踏馬之聲由古及今,想象虎嘯龍吟,野性的呼喚永不止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