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視評丨警惕政策一上新謠言就上線-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19 15:45: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視評丨警惕政策一上新謠言就上線

字體:

從“新增房東稅”“養老金要大幅縮水”,到“全民強制繳納社保”等,一些公共政策剛&&,各類“蹭熱度”的網絡謠言就會跟風冒頭。

為啥政策一上新,謠言就上線?

分析起來,背後藏着兩層原因。一是公共政策自帶“關注度光環”,事關每個人的錢包、權益,本就是公眾焦點。一些造謠者自然不肯放過這些博眼球的“流量富礦”,不惜斷章取義、誇大其詞,甚至歪曲解讀、惡意抹黑。二是部分政策發布或解讀存在“模糊地帶”。公眾疑問缺乏權威解答時,謠言便會乘虛而入,填補大家的“信息焦渴”。

這些謠言或偽造“紅頭文件”,或假冒權威名義,不僅讓公眾對政策産生誤解,更會挑動社會情緒、消解政策善意。往往讓政策落地受阻,政府公信力受損,最終破壞的是整個社會的信任基礎。

對惡意造謠生事者,必須持續強化打擊力度。要杜絕“政策上新、謠言上線”,不能只靠事後“打假”,更要從源頭堵漏洞。

公布政策前多做預判,對涉及面廣、公眾關注度高的公共政策,提前評估,避免因“考慮不週”給謠言留口子;政策發布同時解惑,用通俗語言把政策説清楚,對公眾關心的焦點、疑點主動解讀,避免因信息不對稱産生誤讀、誤解;謠言冒頭後快速辟謠,用準確信息消除公眾疑慮。

當然,公眾的理性也是“防謠利器”。就像網友説的:“政策不是‘謎語’,解讀不該靠‘猜’;消息別聽‘小道’,求證多查‘官方’。”(文案:楊玉華、潘峰)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