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課堂“抬頭率”,從師生主動改變開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3 08:57:18
來源:工人日報

提升高校課堂“抬頭率”,從師生主動改變開始

字體:

  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期,有西北政法大學學生反映,本學期開學以來,學校推行學生學風建設工作,其中包括“無手機示範課堂”“手機入袋”等措施。實施過程中,部分學院存在將學生課前是否上交手機與綜合素質測評分數挂鉤、要求多次違規者提交檢查或給予通報批評等現象。對此,該校黨政辦相關負責人&&,學校只是倡導學生課前“手機入袋”,學生可自行決定是否攜帶手機進課堂。隨後,此前反映情況的學生稱所在學院已不再強制課前交手機。

  由此來看,“課前必須交出手機”是少數學院對學校倡導自行“加碼”的結果。不過,類似將課堂手機使用問題作為校級工作來推動的情況,在高校中並不少見,目的是避免學生在上課時被手機等電子産品分散注意力,降低知識吸收效率。

  課堂,是高校教育最前線,也是教學流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客觀而言,近年來,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已成為高校課堂上與教師爭奪學生精力的“勁敵”,學生抬頭率低、師生互動少的現象屢見不鮮。長此以往,教與學的質量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在此背景下,高校為加強學風建設推出“無手機課堂”等舉措是有益嘗試,從既有報道看,有學生&&參與“手機入袋”行動後,自己不僅能在課上更專注聽講,課下的“手機依賴症”也明顯減輕了。然而,需注意的是,大學生已是成年人,有自主行為的能力和權利。在課堂手機使用問題上,高校應在充分了解學生、教師需求和意見的基礎上,以自願為前提制定合理的規則。如果簡單粗暴地採取“一禁了之”的方式,難免會引起學生的逆反、抵抗情緒,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進一步説,讓高校課堂與手機徹底脫鉤並不現實。如今的高校學生主力已是00後,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電子産品和互聯網早已深度參與了其成長經歷。隨着越來越多新技術融入高校課堂,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設備更是學生學習和獲取信息的必要工具。如果説“手機入袋”是治標,那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課堂“抬頭率低”的問題,還得從課堂參與者入手。

  對學生而言,一來要加強自我管理能力,合理分配使用電子産品進行學習和娛樂的時間;二來要明確學習仍是自身主業,任何專業要學好學通,都須耐得住個中枯燥、繁瑣,也要抵擋得住“玩手機”的誘惑。

  對老師來説,讓學生的心長時間停留在課堂上,好的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前不久,哈爾濱工業大學一位老師手寫的八屏板書在網上走紅,板書工整清晰,中英文、算式、圖標都包含其中。有網友説,在這樣的課堂上,就算為了欣賞板書也不願走神一秒鐘。

  在當今社會,信息隨手可得。如果老師只是照本宣科,自然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如果能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在實踐中不斷磨煉教學技巧和藝術,給予學生比單純的“信息”更寶貴的 啟發和收穫,那麼即使不是“無手機課堂”,大部分學生可能也會因沉浸於課堂而無暇翻看手機了。

  學習非易事。事實上,不同時代的學生在學習中都會面臨相應“誘惑”,只是時下這一“誘惑”成了電子産品。時代在發展,教育方式和內容在與時俱進,對高校來説,如果能讓好的教與學的風氣成為校園主流,那小小的一隻手機,就不會成為問題。 (羅筱曉)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