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醫藥産業更好補短板惠民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2 08:50:23
來源:人民日報

讓中醫藥産業更好補短板惠民生

字體:

  從田間到臨床,從生産到研發,聚焦全産業鏈發力,加強各環節互聯互通,打造中醫藥事業産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展新格局

  實時畫面傳輸穩定,氣溫、濕度、風向等信息一目了然……走進重慶涪陵高新區太極醫藥城,在國藥太極中藥材GAP追溯展示&&上,可看到遠在千里之外的20多個中藥材種植基地情況。

  一朵“雲”,賦能智能製造,可視化信息系統&&全時段自動採集投料、提取、灌裝等生産運行數據;一個“大腦”,帶動産業創新發展,實現從藥材種植到藥品生産的全鏈條數字化管控。從過去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到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中醫藥産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改變了一些人的“刻板印象”。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中醫藥産業發展頗具潛力。看規模,中醫藥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産業結構布局持續優化,集聚優勢逐步顯現。看産業鏈,從中藥材種植、養殖和採集,到中成藥、中藥飲片研發生産,再到中醫診療,鏈條長、環節多,強鏈補鏈需求迫切。

  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形成傳承創新並重、布局結構合理、裝備製造先進、質量安全可靠、競爭能力強的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格局。以全産業鏈升級為抓手,協同推進産業補短板與更好惠民生,無疑是推動中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藥材好,藥才好。持續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提升中藥材産業發展水平,勢在必行。當前,中藥材生産質量管理規範實施初見成效。通過中藥全産業鏈質量可追溯數據&&,能核查中藥材種子種苗、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等不同産品的生産、流通等。進一步從源頭強化質量安全,有利於為産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傳承是根,創新是魂。從青蒿素治療瘧疾,到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與時俱進創新。本草基因組學從基因遺傳角度研究中醫藥,循證醫學理念與中醫藥臨床實踐相結合、構建臨床療效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推進中醫藥産業化、現代化,應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進一步助推産業創新升級。

  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方能更好發揮中醫藥臨床優勢。中藥療效如何,老百姓最為關心關切。不妨從“偽、劣、貴”等難點破題,落細落實完善中藥標準體系、完善中藥材價格監管機制、強化臨床價值評估等舉措。此外,還要從實踐中汲取經驗智慧。比如,1100多個國家中醫優勢專科不斷凸顯以療效為根本的防病治病優勢,各地建設共享中藥房強化中藥飲片的質量均一性和用藥可及性,都有利於更好發揮中藥臨床價值,造福患者。

  強協同、抓源頭、提質量、促轉型、惠民生。從田間到臨床,從生産到研發,聚焦全産業鏈發力,加強各環節互聯互通,打造中醫藥事業産業互促共進、協同發展新格局,中醫藥必能打開發展新天地,增強群眾獲得感。 (楊彥帆)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