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 題:剎一剎加價選座這個“行業慣例”
新華網記者魯暢
線上買完機票,選座還要加錢?近期,民航“加價選座”問題引發不少網友關注。
在網上購買機票時,通常會有“選座”服務,消費者可以自主挑選座位,一般是誰先到誰先得,無需支付額外費用。但部分航空公司卻引入了加價機制,選擇靠窗、靠過道等座位需要另外再付一筆錢。
“加價選座”甚至成了一些航空公司口中的“行業慣例”。這個“慣例”看上去和額外行李托運、升艙等類似,屬於“加價服務”,但細想發現不對勁——
原本買票就能得到的服務,卻需要再花錢,明明沒有增加任何服務,卻增加了出行成本。這實際上是經營者利用信息不對稱製造的“飢餓營銷”,本質上是一種額外收費行為,將原本的免費服務變成了創收增長點。
一方面,民航座位本就按不同區域分成了頭等艙、公務艙、經濟艙等,已經有一重價格機制;另一方面,這種營銷行為涉嫌損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
“加價選座”加的這點價看起來數額不大,但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容小覷。
正如中消協所説,“加價選座”行為如果不加以遏制,將影響整個消費市場的風氣,其他商品或服務在一定條件下,都有可能在定價之外另行區分情況加價銷售,侵蝕市場秩序,損害消費者權益。
俗話説,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任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所謂“行業慣例”都不能慣着。加價減價,都必須基於透明、公平的規則和機制,不能一句“行業慣例”就敷衍了事。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