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考證,挂靠一年躺賺10萬”“免考辦證,一次性讓你終身增值”……隨着人們對各種技能學習需求的不斷增加,一些在線培訓機構看到“商機”,打着“押題”“包過”“內部指標”等廣告,甚至“不過包退”的噱頭,博取考生關注,收取高額費用。
宣揚所謂“保分”“包過”,本就是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一些培訓機構所謂的“包過”,其實是在賺概率費。考過了,顯得培訓機構有“門道”;考不過,培訓機構往往以各種藉口為由,不退還承諾的費用。在線培訓機構學員地域分佈廣,公司辦公場所不固定,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維權困難,且成本較高。
還有一些“包過班”背後是違法産業鏈,詐騙分子收完錢就失聯。不久前,北京警方成功搗毀一個詐騙團夥。該團夥打着報考消防工程師“包過”的幌子進行詐騙,6名嫌疑人均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對於在線培訓機構的虛假宣傳、違規經營,大家不要輕信盲從,應該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相關部門和&&必須加強監管,對非法行為堅決查處。
不走偏門不上鉤。想靠“內部資料”“私密人脈”走捷徑,註定落空。(文案:王菲菲、馬曉潔、李紫薇)
【糾錯】 【責任編輯: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