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 王志艷
“小區門難進”是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常常面臨的難題,有時和社區保安還會因此産生矛盾衝突。
生活便利和社區治安如何兩全?最近,杭州推出的“小哥碼”,讓人眼前一亮。騎手們申請一張專屬電子通行證,掃碼就能進小區、找樓更方便,打通了快遞送單的“最後一百米”。
不少小哥反饋,原來送單高峰登記進門很耽誤時間,現在掃碼進門只要十幾秒,送單更快超時更少。每單不僅能省時5-6分鐘,每月還增收了幾百元。
7月4日,杭州市網約配送員群體黨建活動暨第三屆“小哥節”啟動儀式上,發布了杭州“小哥碼”。(新華社發)
這項管理“微創新”巧解了困擾小哥們的難題,有“四兩撥千斤”之效。一碼在手,騎手節省了時間體力、獲得更多的收入;&&可以有效管理騎手“文明投遞”;社區兼顧了治安管理需要等,可謂一舉多得!
而“小哥碼”的作用不僅僅是方便小哥進門,還有“暖新導航”功能可指引小哥找到服務驛站,“安心公寓”功能可提供平價公寓便捷申請,“愛新基金”功能可提供特殊情況下的困難救助……
有難題“碼”上辦,讓數據“多跑腿”,讓小哥們少跑點路,“小哥碼”裏透着濃濃的人情味。它不僅傳遞了城市的溫度,也體現了治理的精度,值得借鑒推廣。
事實上,這類管理服務的“微創新”各地還有不少。比如北京、上海、重慶等地推出“騎手友好社區”服務,幫助解決騎手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浙江政務APP“浙裏辦”開發了“攤有序”,全省6000多個地方可以申請擺攤……服務細節的微小創新,都精準緩解了不少人的痛點。
為這樣的城市管理“微創新”,點讚!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