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機配“感知手環” 行車安全多一道“保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02 08:10: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公交司機配“感知手環” 行車安全多一道“保險”

字體:

6月1日起,北京公交集團正式承接通州區域全部70條公交線路,同時通州及中心城區部分線路駕駛員率先佩戴情緒感知手環,利用科技手段加強駕駛員身心健康管理。

據介紹,情緒感知手環看起來像一塊白“表盤”、黑錶帶的手錶。這個為駕駛員定制的手環可以進行七種體徵監測,包括體溫、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運動、血壓、睡眠,還可以監測抑鬱、焦慮等情緒狀態。為公交司機配感知手環,可以實現實時測量、異常預警、線下核查、情緒感知,為公交司機心理健康提供堅實保障,生動彰顯了北京公交集團“以人為本”理念,這一暖心之舉,贏得了社會輿論的廣泛稱讚。

目前,全國約有100萬名公交司機,每天承擔着1.9億人次的公交出行,安全責任重大。公交司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着安全行車。近年來,公交駕駛員的身心健康問題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如何關愛公交司機身心健康提出意見建議。比如,2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周淑英向全國人大會議建議,加強公交駕駛員的身心健康管理,每年對從業司機體檢兩次,加強心理健康輔導。

強化公交司機的身心健康管理,既重要又迫切。公交司機的個人年齡、身體狀況各不相同,儘管各地公交公司積極推行公交司機定期體檢制度,並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難以排除一些意外情況發生。如公交司機在行駛中突發腦溢血等疾病,危及其本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甚至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國務院安委會印發的《“十四五”國家安全生産規劃》提出:匯聚消防安全、交通運輸、城市生命線、大型綜合體等城市風險感知數據,加快完善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系統。北京公交集團為駕駛員配置感知手環,應用主動安全預警系統和異常行為判別系統,借助現代科技力量,對駕駛員的身心異常情況實現提前預警。

在此基礎上,還能由點及面、舉一反三,精準研判,及時發現共性和規律性問題,有的放矢、靶向施策,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並為完善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系統加力賦能。因此,此舉既蘊含着對於駕駛員個體的人文關懷,也能及時掐掉交通事故發生的“捻子”,為公共安全多上一道“保險”,取得事半功倍、一舉多得的效果。

這種科技創安的思路和做法,不僅可以在其他地方的公交系統推廣,也能為其他領域安全生産提供有益借鑒。目前我國有3000萬貨車司機,不少司機健康意識欠缺,心理壓力大,健康問題堪憂。倘若貨運企業也能為貨車司機們配置情緒感知手環,同樣可以用技術來消解“帶病開車”發現難等難點痛點,使道路貨運運輸事故率大幅降低。

安全生産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安全是企業最大的責任,也是最大的效益。有安全經濟學家給出了這樣的研究結論:一分錢的安全投入可産生五分錢的經濟效益。各地各有關方面應堅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牢抓實安全生産,勇於開拓創新,為安全不惜投入,努力強化科技支撐和供給,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並舉,多管齊下,使安全防線越來越牢固,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這正是北京公交集團為駕駛員配置感知手環帶來的有益啟示。(威利)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