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5/ 07 18:55:43
來源:新華網

今日主角|不會做飯?再不學你家娃都快會了

字體: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主角。今天我們關注的主角是他們——小小勞動者。

1

最近每到飯點,朋友圈就成了廚藝比拼大賽。而對於三天燒糊兩個鍋的人,只能望菜興嘆,“急需補上勞動課”。

的確,再不學,你家娃都快會做飯了。

日前,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併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

這意味着,從今年9月開學起,你家孩子的課表裏將有重要一課——勞動。

課程內容安排得明明白白:每週授課時間不少於1課時,學做菜、學做家務勞動、學種菜、學修理家電等等,反正都與勞動有關的。

有家長已經開始期待,“以後説不定下班能吃上自家娃做的飯菜了”。

2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字字千金。

勞動課,這些年提得雖然不多,但學校家長在這方面的實踐探索其實一點也不少。

西安小雁塔小學早在2017年,就開闢3000平方米的“博種園”,老師教孩子們育苗種菜和收割麥子、稻米。

麗水縉雲舒洪小學將操場打造成了“露天廚房”,讓學生們變身大廚,自己做飯自己吃,鍛煉動手和生活能力。

成都的一所學校一直開有勞動課,許多班級在學校內認領了土地,每天通過觀察記錄蔬菜的成長變化。在豐收的季節,孩子們還親手採摘下自己的勞動成果,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有的學校通過開展趣味勞動課,幫助學生們體驗勞動的樂趣。比如捉泥鰍。學生們赤腳進入泥坑中,在泥坑中認真觀察泥鰍的習性、特點等。

還有的學校將勞動課搬進了食堂,組織學生們體驗剝豌豆的樂趣。課堂上一片歡聲笑語,學生們相互比較誰剝的豌豆多,誰剝的豌豆更完整、更漂亮。

有學生在活動感受中寫道:“充分感受到了農民伯伯勞動的艱辛,以後一定要節約糧食。”“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吃到了自己親手收穫的稻米,非常有成就感。”

用心耕耘,開心收穫。孩子們上的是勞動課,也是人生課。

3

勞動課上做手工編織,這張新華社記者拍攝於1995年的照片,想必勾起了不少70後、80後的“回憶殺”。

那時的勞動課是打掃操場、撿煤渣、織毛衣……小小勞動,大大快樂,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成長。

如今的“新版”勞動課,課程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泛,種類越來越豐富。今年9月後各地開展的勞動課又會是什麼樣呢?拭目以待。

 

監 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 劃:李潔琼

文 案、視頻製作:馮文雅

點擊進入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21164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