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3/ 30 10:56:47
來源:新華網

今日主角|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

字體: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主角。今天我們關注的主角是他們——杏林“不老松”。

1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做一輩子。

這麼難的事,90歲高齡的馬玙做到了。

她用67年從醫路詮釋了一生為患者服務的初心。

1955年,馬玙從江蘇醫學院醫療係(現南京醫科大學)畢業,來到中央結核病研究所,如願成為了一名醫生。

在那個“聞癆色變”的年代,面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結核病,馬玙無所畏懼、迎難而上。

治了一輩子的結核病,馬玙最常説的一句話是,結核病醫生最忌諱治病只盯着結核,只管病不管人。

每次看病前,她都會先把聽診器焐熱;記錄病情的字跡,總是工工整整;檢查中發現其他疾病,她也會主動找回患者。

在她的心中,病人的安危重於一切,患者的信任和肯定是最高獎賞,她願為病人做一輩子的功課。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如今90歲高齡的馬玙仍在“戰鬥”。

2

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像馬玙這樣的醫生很多。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鐘南山,84歲高齡星夜逆行馳援武漢,令人動容。他説,“我為祖國健康事業服務了60多年,還想再幹一會”。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從醫78年救治1.6萬名患者,96歲仍主刀52&手術。他曾&&,“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倒在手術&上”。

百歲“戰麻鬥士”李桓英,為了一個沒有“麻風”的世界,奮鬥了半個多世紀。她説,“我從未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李桓英(左)在麻風村實地考察(資料圖片)

“萬嬰之母”林巧稚,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救助了上萬名女性,幫助5萬多個嬰兒平安出生。她説,“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便是醫治病人”。

什麼叫“醫者仁心”?他們用一生講述了這四個字。

3

很多人在課本中見過這張照片,而他曾親歷現場,與白求恩並肩作戰。

他就是辛育齡,“七一勳章”獲得者,中國肺移植手術第一人。他一生完成15000多例手術,89歲時仍出診,直到因腰疾再也無法站起來才停止工作。

辛育齡曾説:“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做一個好醫生,做一棵無影燈下的‘不老松’”。

一聲醫生,一生醫生。致敬杏林“不老松”!

 

監 制:朱永磊 安傳香

策 劃:李潔琼

文 案、視頻製作:馮文雅

審 校:曹 瀅

點擊進入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董璐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211626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