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1/ 25 08:06:48
來源:人民日報

“農把式”評職稱助推鄉村振興

字體: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必答題。進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打好産業基礎,讓鄉村人才有地方施展才能

  種糧食的“田秀才”、育香菇的“土專家”、捏泥人的手藝人……不久前,河南省洛陽市196名符合條件的民間藝人、新型職業農民喜獲“助理農藝師”“初級藝術師”等初級職稱。在職稱服務進基層活動中,這些鄉土人才在田間地頭申報材料,現場領到證書,連説“沒想到”,“評上了專業技術職稱,更有信心扎根農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要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我國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但仍面臨引才難、育才難、用才難、留才難等問題。活躍在基層的“土專家”“田秀才”盡管實踐經驗豐富、實操能力較強,但囿于受教育程度,面臨成長的“天花板”。有鑒于此,近年來,多個省份積極探索給“農把式”評職稱,力求打破鄉村人才發展瓶頸,引導激勵農民更好掌握農業生産經營技術。

  給“農把式”評職稱,有助于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留下來,在鄉村形成人才匯聚的良性迴圈。為此,需要“專向”評價群體,“專設”專業稱號,“專定”評價標準,“專列”組織評審,“專享”職稱待遇。比如,吉林省為鄉村人才“量身定制”農經師、農技師、農藝師等9個職稱專業;山東省從2018年起試點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制度,目前已面向全省全面推開;浙江省為農民打開正高職稱的大門,除涉農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人員外,職業農民也可參評……打開職稱參評通道,給鄉土人才帶來了職業榮譽感。獲得職稱的農民,有的每年享受相應政府補貼,有的可以享受技術服務、項目合作、銀行貸款等政策傾斜,有的可以享受國情研修培訓、專家休假療養等政策服務。一係列政策舉措,在農村樹起鮮明導向,帶動更多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者、致富帶頭人投身鄉村振興。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必答題。進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打好産業基礎,讓鄉村人才有地方施展才能。一些地方的農村對人才吸引力不足,原因之一是産業基礎較弱,人才發揮作用空間有限。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一批鄉村特色産業成長起來,成為留住人才的重要基礎。比如,河南確山縣支援返鄉創業,鼓勵開辦提琴作坊,從無到有發展制琴産業。60余名確山籍制琴師陸續回鄉,帶動更多農民一邊種地,一邊做琴。全縣迄今開辦制琴及相關企業150多家,年産提琴40余萬把,帶動2600多人就業。同時,要做優平臺服務,加快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建設一站式服務窗口、農村創新創業園區、孵化實訓基地等,為創業人員提供優質服務,幫他們制定規劃,解決創業中的融資難、技術難、用工難等難題,讓鄉村人才有創業保障。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土專家”“田秀才”大顯身手。為此,必須提供政策保障,營造良好環境,讓鄉村人才有發展空間,激勵各類人才到農村一線幹事創業。長遠看,還需在福利待遇、創業扶持、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等方面下功夫。讓身在基層的鄉村人才工作更有幹頭、生活更有奔頭,才能進一步夯實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馬躍峰)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809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