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0/ 22 08:01: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活多姿彩,沉溺要不得

字體:

  曾幾何時,“互聯網”與“數字化”被認為是年輕人的專屬標簽。如今,越來越多的“銀發族”也變得“一網情深”,一些老人刷手機甚至到了茶飯不思、晝夜顛倒的地步,不少子女為此憂心忡忡。

  應該看到,互聯網使用門檻的降低,體現了數字化時代對老年人群體的接納和包容。但從互聯網的“局外人”到成為“網癮老人”,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顯然也不是人們樂見的。

  綜合多方調查來看,老年人沉迷上網與其現實生活單調乏味、精神世界孤獨空虛有密切聯繫。退休後,人們普遍面臨工作社會角色消失、社會關係網縮小、社會參與度降低、生活豐富度和幸福感下降等問題。因此,破解老年人沉迷上網問題,關鍵在于讓他們的生活精彩起來。

  現實生活中,老年人有的愛上了廣場舞,有的開始了自駕遊,有的成了網紅,有的成了健身達人……在各個領域活躍的老年人反映出,如今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實。用著名藝術家趙麗蓉在小品裏的話説就是:你以為我們老年人吃點好的、穿點好的,再找個老伴就知足了?不對,我們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如何滿足他們的精神追求?需要從老年人群體中挖掘。

  老年是一種資源,又是一個寶貴卻容易受到忽視的資源。傳統觀念消極地看待老年人,將其作為社會資源的消耗者,遮蔽了老年群體的潛能和價值。實際上,老年人仍有開發潛能、追求創造、服務社會的強大動力,他們長時間積累的經驗、智慧和技能優勢對全社會都是寶貴的財富。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需要從老年群體的潛質出發,在充分尊重老年人意願且其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鼓勵他們以不同的參與方式和參與力度繼續創造新的價值。社會能做的,是盡力為老年人創造老有所為的環境,為他們搭建繼續創造人生價值的舞臺。比如多開辦一些老年大學,多修建一些適老化的健身場所,多提供一些傳幫帶的渠道讓老人把他們的工作、生活經驗傳授出去。

  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為老年群體創造有的玩、有的學、有的幹的良好環境,比虛擬空間更有意思、更加適老的環境,才能從根本上實現健康觸網,幫助老年人擁有更豐富精彩的晚年。(話 枚)

【糾錯】 【責任編輯:馮文雅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12798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