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28 08:25:38
來源:廣州日報

全運會當好全民健身“領跑者”

字體:

  主火炬緩緩熄滅,第十四屆全運會閉幕。比賽期間,1.2萬名運動健兒角逐賽場。本屆全運會上,射擊、舉重項目9人1隊超12項世界紀錄,田徑項目1隊創1項亞洲紀錄,射擊、場地自行車、舉重、田徑、攀岩、游泳項目13人7隊創22項全國紀錄,舉重項目7人創10項全國青年紀錄。

  第十四屆全運會落下帷幕,但運動健兒在全運會上以飽滿熱情、強勁實力,挑戰自我、超越極限,給全國觀眾留下一幕幕精彩瞬間——男子100米飛人大戰,蘇炳添再度跑進10秒大關,以9秒95的成績奪冠並刷新賽會紀錄,奪金眾望所歸;女子50米自由泳比賽,廣東選手劉湘打破了亞洲紀錄,實現自我突破;泳壇名將張雨霏,四獲全運金牌,再續奧運精彩;全運會“金牌王”汪順,一人獨得6枚金牌,以15枚金牌的總數創造游泳選手獲得全運會金牌數的新高,創造輝煌紀錄。

  高手雲集,活力全開。一場高水平的全運會,在全體運動員頑強拼搏、奮力超越中,展現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水平。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本屆全運會女單第4名陳夢&&,“説實話,全運會的水準比奧運會要高。”這一觀點得到劉詩雯的讚同,她説,“單從技術角度來説,(全運會)水平肯定要高得多。”不單是乒乓球,不少項目都出現這種狀況,展現出體育強國建設的強勁勢頭和美好前景。

  青春飛揚,活力無敵。以王芝琳、苗婉茹、張博恒等為代表的一批“00後”“05後”小將展現出了挑戰奧運冠軍、超越世界紀錄的強大實力,上演了一場場“青春風暴”,彰顯了我國在許多傳統優勢項目上的人才厚度、成就高度,凸顯了我國競技體育持續向上、接續奮鬥的蓬勃生機。

  全民參與,活力綿延。全運會不只是專業運動員的競技舞&,更是全民健身成就的展示&&。第十三屆全運會首次設立群眾比賽活動,將19個大項、126個小項的群眾項目納入其中。以“全民全運、同心同行”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全運會,在上屆的基礎上,增加59個小項,群眾比賽活動小項達到185個,並把部分群眾比賽活動的決賽放在開幕式後舉辦,提升了顯示度、擴大了影響力。在這個意義上説,全運會既是全民健身的“形象大使”,也是“領跑者”。

  全運會的賽會時間是有限的,全民健身的運動熱情是無限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全面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産業、體育文化等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平。截至2020年末,全國共有體育場地371.3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2平方米,社會體育指導員260萬人,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37.2%。不久之前,國務院頒佈了《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黨中央、國務院為全民健身規劃了新的發展藍圖和行動綱領。全運會之後,在全運健兒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精神感召和激勵下,必然點燃新一輪的全民健身高潮。廣大群眾關注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讓全民健身走向更為廣泛的群體,必將推動全民健身、健康中國戰略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四個月後,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即將舉行,這將是我國體育史又一項標誌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體育賽事。“中國速度、中國力量”必將再次在奧運賽場上重現。四年之後,2025年,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由廣東、香港、澳門共同承辦。全運會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練洪洋)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910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