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8/ 21 08:40:09
來源:新華網

【專家漫評】辛鳴解讀中國共産黨走向未來的九個“必須”

字體:

  辛鳴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中國共産黨如何走向未來,更加有作為?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發出了號召,提出了要求。這要求是大家現在都在認真學習的九個“必須”。這九個“必須”,既是中國共産黨過去100年來取得輝煌成就的寶貴經驗,也是走向未來創造更大輝煌的根本遵循。

  第一個“必須”,必須堅持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這一點是最為根本的。總書記在講話中用了一個嶄新的表述,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對中國共産黨既是崇高的肯定,又是更高的要求。

  第二個“必須”,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中國共産黨所幹的一切為了什麼?説到根本上是為了人民的幸福,那麼偉大復興也是要實現人民的幸福。

  第三個“必須”,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因為有科學的理論去指導,科學的理論是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但是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今天中國的具體實際,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第四個“必須”,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是因為走對了路,這條路走得好不好,走得對不對,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我們不聽那些所謂的教師爺頤指氣使。100年來,我們深深認識到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是我們的重要支點。

  第五個“必須”,必須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沒有一流的軍隊,就不可能保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不可能保衛中國社會這麼多年發展所取得的成果,強大的國防是為了走和平發展道路。

  第六個“必須”,必須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推動整個人類社會走向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第七個“必須”,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要發揚中國共産黨敢於鬥爭的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各種各樣的鬥爭,要跟自身的不適應鬥爭,還要跟各種各樣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困難風險危機鬥爭。中國共産黨有這樣的決心、有這樣的信心,我們更有這樣的準備。

  第八個“必須”,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講的就是中國共産黨要把海內外的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匯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

  第九個“必須”,必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把中國共産黨建設成一個更加偉大、更加強大,更加能為人民所信賴、支持、擁戴的政黨,這樣一個政黨就是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舵手,走向偉大復興的定海神針,走向偉大復興的主心骨。

  這九個“必須”,其實就是總書記從政治領導、人民主體、科學理論、正確道路、強大保障、世界圖景、政治品格、重要法寶、黨的建設這九個方面,把中國共産黨走向偉大復興的戰略應對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握住這九個“必須”,就把握住了中國共産黨未來要幹什麼。

出品人:劉 健

策 劃:錢 彤

監 制:周紅軍

執行策劃:安傳香 劉雲伶

統 籌:李潔琼 馬若虎

編 輯:關 心 徐 可

制 作:趙 凱

配 音:趙德煜

點擊圖片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778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