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1/ 22 16:02: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評:涉疫造假,不是玩笑是違法!

字體:

  近日,山西省大同市公安機關接到舉報,有一複印店出售製作核酸檢測報告。接到舉報後,警方開展調查取證,複印店老闆魏某崗對其出售變造核酸檢測報告一事供認不諱。這一複印店出售變造的核酸檢測報告11份,獲利200元。

  當前,疫情防控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進入秋冬季節,疫情有所反彈,多地出現多點散發零星病例狀況,防控面臨重大考驗。與此同時,隨着春節臨近,人員流動增多,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作為疫情防控工作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核酸檢測工作,一絲一毫不能摻水,更不允許造假。否則,直接影響的是疫情防控實效,干擾的是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類似的涉疫造假問題,近期頻頻出現,需要高度警惕。不久前,一款名為“健康碼演示”的軟體曾悄悄上架,這款軟體不僅能根據用戶的需求隨意更改身份信息、顯示城市地區等,還能自行更換健康碼的顏色;在河北,第三方機構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承擔核酸檢測工作時,在樣本尚未檢測完成、未知已完成檢測數量和結果的情況下,謊報送檢樣本全部為陰性,造成了當地疫情防控上的被動,影響了地方相關決策……類似涉疫造假行為已經先後被懲處,但同樣也給所有人敲響警鐘:涉疫造假,無論獲利多少,無論何種形式,都不是玩笑而是違法。

  對此,必須加大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一方面,對於各種涉疫造假新動向、試圖“踩紅線”的違法行為從嚴把關、及時“亮劍”,讓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另一方面,對相應使用涉疫假産品的行為也要依法嚴肅處理,讓人無處可用,無人敢用,徹底斬斷該類産品的流通渠道。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持續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的同時,對涉疫造假行為,必須從嚴、從重、從快依法懲處,形成震懾,決不能讓造假行為成為“防控盲區”,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文字:梁建強 漫畫:任之初)

【糾錯】 【責任編輯:徐可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70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