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的晌午,北京室外溫度零度,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簡稱“中國非遺館”)裏卻溫暖如春,位於大廳一層的“過年——春節主題展”人氣旺盛。“過年——春節主題展”地方館展區的“詩畫浙江”館內,打卡游客和展品銷量依然火爆,承辦“詩畫浙江”館的是金華市非遺保護和信息中心。
據悉,為慶祝“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 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12月21日,冬至,中國非遺館策劃主辦為期三個月的“過年——春節主題展”火熱開展,匯聚全國各地120余項非遺代表性項目300余件作品,讓游客觀眾體驗回家過年的美好,直觀感受春節文化的風采,進而展現“春節”承載的中華民族創造精神與生存智慧。金華非遺作為浙江非遺代表承辦“詩畫浙江”館,團隊成員匠心策展、精心布展,12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小而雅,小而美,匯聚婺裏非遺,講好金華故事,展示浙江形象,各類非遺美作、美食備受游客青睞,共述春節美好。
向“美”而生 小展廳有大乾坤
此次,中國非遺館“過年——春節主題展”中的地方館展區邀請了浙江、山東、上海、江蘇、山西、四川六省市,“詩畫浙江”館位於地方館展區的C位,門口擺放的金華佛手盆栽頷首迎賓,祈福納祥,每一件展品造型優美,工藝精湛,婺裏非遺,自成一幅幅生動的詩畫,許多游客來此拍照打卡,收穫福氣和美意。浦江剪紙傳承人朱瑞芳作品《板凳龍》、東陽針刺無骨花燈傳承人許賓做的小丑魚燈、“樓師傅”婺式傳統糕點的斤頭包,無處不在的中國紅表達着節慶的歡喜。展位隔斷的剪紙垂簾截取了《板凳龍》中人們敲鑼打鼓迎龍燈的畫面,朱瑞芳老師特意在一面大鼓居中剪出一個“婺”字,飽含心意;“蘭福”非遺美學生活館出品的明式傢具簡約素雅,一桌一椅盡顯古婺人文氣息;盛一原的錫雕新作《多寶盒》、何紅兵的竹木雕刻擺件《吉象》《納福》、蔣寶良的木雕條屏《十二生肖》、方益進的古婺窯火賀歲生肖杯《巳時承祥》、程育全的銅藝《游春圖》、吳方希蔓的婺繡《金茶花》,還有案幾上含苞待放的蘭花,處處暗含巧思,契合“春節”主題,流露江南韻致,小展廳有大乾坤,於方寸間綻放非遺華彩。
此次選調項目包含東陽木雕、竹編、錫雕、剪紙、永康鑄鐵、婺州窯陶瓷燒制技藝等 1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吉象》《納福》《鴻運當頭》《巳時承祥》等作品緊扣主題,突出年味,體現了金華非遺傳承人的獨特創意、工匠精神和新質生産力,彰顯非遺美學。展櫃裏擺放的一件東陽木雕傳承人蔣寶良運用浮雕技藝雕刻的小葉紫檀筆筒《喜上眉梢》和一個書房擺件伏獅,動物造型、神情惟妙惟肖,毛髮逼真,富有質感,栩栩如生,不少游客駐足觀賞。
與“時”俱進 小“禮婺”促文旅大消費
非遺展不僅要集聚“文化味”,還要濡染“煙火氣”,以年輕的姿態走向大眾。在3個月的展覽期間,為豐富展廳內容,金華非遺策劃結合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要節點,分批選送傳承人赴京開展展示、體驗活動。元旦這一週由婺式傳統糕點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樓洪亮團隊“打頭陣”,精美可口的“樓師傅”婺式傳統糕點成了北京市民、游客們必帶回家的金華味道。
為了更好地以文化促消費,“詩畫浙江”館除了供觀賞的非遺美物,金華非遺還組織了琳瑯滿目的非遺“禮婺”滿足市民和游客的消費需求。金華火腿、金華酥餅、金華酒、浦江豆腐皮、公盛醬油、義烏紅糖、義烏棗、三溪堂野山參粉、方前小吃等多款非遺“禮婺”不斷上新,不僅展示了金華人備年貨、趕市集、送年禮的生活瞬間,也映照出八婺大地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更為京城百姓提供了新穎實惠的年貨消費選擇。短短數日,多款“禮婺”成為熱銷“爆品”,傳承人直呼“補貨都來不及”,截至元旦,展館裏選調的非遺項目增至32項,配送非遺産品1300余件。
觀美物,玩手作,品美食,購“禮婺”……“詩畫浙江”館以時尚、多元的文化體驗解鎖節日趣味,金華非遺團隊正在策劃如何以場景、演藝、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引流促消費,讓觀眾以樂享非遺為起點,生發對非遺的情感和對文化的認同,同時也能為首都春節文旅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向“新”而行 金華非遺在路上續華章
元旦,2025新年啟程,“詩畫浙江”館裏“過年”的年味越來越濃,“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婺州舉岩傳遞着春的訊息,金華板凳龍也有望在元宵期間赴京城亮相,展示“浙江之心 水墨金華”的人類非遺風光,助力非遺保護事業再續新篇。此外,龍泉青瓷、西湖龍井等浙江省其他非遺精品項目也與金華非遺創意聯動,讓非遺之美多重疊加、交相輝映,以豐富的傳播形式、創新的表達方式,傳承非遺的美,傳播浙江的美,傳揚中國的美。
組織此次參展活動的中國非遺館社教服務部主任李妍感慨,“這一年,金華非遺和我們一起走過四季,你們是最給力的小夥伴!”剛剛過去的2024年,金華非遺三次亮相京城:5月,在中國非遺館首辦2024國際茶日“婺風遺韻”系列活動,金華非遺華彩綻放,輻射線上線下總人次超1200萬,是打造“婺風遺韻”品牌十多年來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金華非遺對外傳播活動;中秋假期,金華非遺在中國非遺館開展“月滿中秋節 相約非遺館”系列活動,“樓師傅”婺式糕點項目現場體驗活動每天吸引近萬名游客打卡,婺州畫餅過中秋的古老習俗上了央視新聞;此次參加“過年——春節主題展”成為有史以來金華非遺參與時間跨度最長的對外傳播交流活動。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正如金華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委書記周金富所説,“2025年是金華文旅的趕超發展年”,奮鬥的號角已吹響,春天的畫卷已展開,金華非遺這個剛獲得“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的團隊已啟程,在路上,向新而行,續寫華章。(應和穎 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