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墟又活起來了,真好!”在一間由古色古香的青磚瓦房改建而成的書吧中,深圳松元廈村村民陳俊和興奮地告訴記者。
客家話裏一般將鄉鎮稱為“墟”,把約定俗成的市集交易日稱為“墟日”。陳俊和口中的古墟,正是深圳保存最完好、位於龍華區北部的觀瀾古墟。1766年,客家人在觀瀾河畔開墟建市,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墟市和進出口商貿中心。隨着時代變遷,自20世紀90年代起,居民遷出,房屋空置,古墟逐漸衰落。
然而,如今再走進古墟,走在一條條極具嶺南風情的街巷中,腳下的石板路,石制的招牌、斑駁的字跡,處處彰顯歷史的厚重感;商埠文化、華僑文化、客家民俗、非遺技藝交相輝映,數字體驗、沉浸式戲劇光影交錯,古樸與現代在這方天地實現了交融。
原汁原味,重現舊時記憶
“我原來就住在賣布街上的祖屋,典型的客家建築,木梁結構的青磚瓦房。”居民林樂童回憶起兒時居住在古墟的那段時光,“一到墟日,我就在閣樓上向外望,來來往往的人群好熱鬧啊!”
從高處俯瞰,觀瀾古墟由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街觀瀾大街和東西走向的四條街巷組成,集中了諸多清中期到民國時期的商鋪、老宅和碉樓等建築。
隨着經濟的發展,現代化的購物場所越來越多,古墟漸漸冷清。從2019年開始,龍華區政府對觀瀾古墟實施了保護性開發修繕工程,遵循“修舊如舊,保護為主”的原則,最大限度保留了當地嶺南特色與西方元素融合的建築特點。
“政府很用心,不久前我還回去看過,家裏的老屋復原得跟坍塌前幾乎一樣!”如今,身為客家美食非遺傳承人的林樂童又回到古墟,開了一家客家特色小食店,讓往來游客有機會品嘗到當年的老味道。
“這些老屋不僅是深圳近代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客家民俗風情的物質載體,也是在地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無論是建築本身的修繕還是街區的業態運營,都要讓人感受到原汁原味。”深圳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副會長張治屏一邊説,一邊向記者介紹修繕後的空間。
“像這片建築,樓上住客,樓下喝茶、賞景、逛墟,游客們來到這裡,體驗到的場景和生活方式,都與舊時自五湖四海來此的客商無二。”張治屏介紹。
如今漫步古墟,老街區有了新業態:過去售賣布匹、製衣的賣布街,如今開設了古法旗袍製作、手工扎染等創意店舖;在觀瀾大街上,洋行、票號外觀依舊古樸,內裏卻變身為美術館、藝廊、美育研學基地等場所,吸引了不少游客。
文化引路,體驗新舊交融
在各種古鎮、古街修復和商業化改造的趨勢中,觀瀾古墟如何跳脫“千篇一律”的模式,以獨有的特色“盤活”這座沉寂了數十年的老街區?
答案是獨具特色的文化。
“我們梳理了獨有的在地文化和歷史,通過社區共建、舉辦各種活動和文化節,增強了游客的參與感和歸屬感。”龍華區委常委、觀瀾文化小鎮指揮部指揮長黃立敏説。
醒目的紅色歐式建築“瀾閣”,曾是當地最豪華的酒家。如今,當游客們來到古墟,進入這座地標性建築後,都可以領取到口袋書,開啟一場歷史文化互動體驗。每個人都可以在公益酒家掌門人、滿生製衣布行老闆、恒隆票號老闆、歸國僑胞四個角色中作出選擇並領取相應任務,通過沉浸式劇情、藝術裝置、歷史互動等多種形式,身臨其境地感受曾經的古墟生活日常。
不久前,一場“織夢東方”主題時裝秀在古墟上演,讓觀眾在傳統與潮流的碰撞中感受藝術之美。“這裡原本就有一條賣布街,從清朝就開始售賣土布、成衣加工,後來逐步發展為引領布匹潮流的交易空間。我們選擇在這裡重現紡織藝術之美,將國潮服飾與歷史文化街區相結合,重新激活了傳統‘墟市’的空間功能,也以歷史建築為背景給予國潮服飾新的表達方式。”大秀創作者、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劉勇説。
如今,大型實景沉浸式互動演藝秀《古墟1938》、“墟得春晚”、“墟時之境”時尚新品發布秀、“觀瀾游徑一起趣探索”、古墟學堂“文化點燈”等豐富活動在古墟不時上演,不僅展示了古墟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巧妙地融合了現代元素,讓文旅消費新場景激發古墟消費新活力。
創意表達,增添現代魅力
“從開始每天幾杯,到現在最多能賣二三百杯咖啡,許多客人都是衝着‘國風’來的。”皆得所願咖啡館店店主廖作敏向記者展示着結合了在地文化的咖啡,用冰凍咖啡製成的可愛小醒獅趴在杯檐、每一個咖啡杯都印有書法寫下的“美事發生”“柿柿如意”“富瘦雙全”等帶着好彩頭的祝福語。
“文化傳遞的是一種情感,透過文化的創意表達,古墟能夠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也能讓人們的腳步停留得更久。”廖作敏説。
每當夜幕降臨,古墟的排屋、碉樓便成為幕布,借助數字技術,科技感十足的光影粒子在百年古墟灰墻黛瓦上跳躍,古墟百年變革的歷程被清晰呈現。《遇見·觀瀾》《印象古墟》《松影弄月》《曉夢迷蝶》等燈光秀不斷上演,共同構成了古樸厚重與現代科技元素結合的光影盛宴,為游人帶來“人在景中走,景在畫中游”的體驗。
如今在觀瀾古墟,創意成為獨特而極富吸引力的元素,一個文化創意點亮另一個文化創意,一處文創空間 啟發另一處文創空間,傳統文化的元素在這裡溢彩流光,為人們帶來別樣的體驗與感受。(黨文婷 嚴聖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