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寺石窟群:祁連山腳下的藝術寶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1 10:05: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蹄寺石窟群:祁連山腳下的藝術寶庫

字體:

  甘肅省張掖市,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張掖地處河西走廊中部,西漢時期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承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

  在這裡,人們亦可以看到聞名遐邇的馬蹄寺石窟群。位於祁連山腳下的張掖馬蹄寺石窟群,歷來備受游人喜愛,歷經漫長時光,依然熠熠生輝。

  不久前,“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網上主題活動正式啟動。近日,採訪團一行人前往馬蹄寺石窟群所在地,近距離感受這座藝術寶庫的獨特魅力。

  懸崖絕壁上的石窟

  關於馬蹄寺的名字,有傳説稱,天馬下凡時落在這裡的一塊岩石上,踩下了一隻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

  中新網記者 上官雲 攝

  馬蹄寺石窟群開鑿於十六國北涼時期,距今約1600多年的歷史,由馬蹄南寺、馬蹄北寺、千佛洞以及上、中、下觀音洞和金塔寺七個部分組成,極具考古價值和研究價值。

  人們比較熟悉的“三十三天石窟”,位於馬蹄寺北寺,共有七層呈寶塔形開鑿於懸崖絕壁上的二十一個石窟,形如一座佛像塔鑲嵌在百米多高的絕壁懸崖之上,令人驚嘆不已。

  拾級而上,來到入口處便能發現,三十三天石窟裏的&階十分狹窄,且較為陡峭。據講解員介紹,該石窟棧道修建在岩體內部,在國內屬於比較罕見的一種石窟形制。

  此外,馬蹄寺旅游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佘佔林提到,在馬蹄寺景區資源中,最大的資源就是馬蹄寺石窟群。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則是金塔寺。

  對於金塔寺,有資料顯示,該石窟現存東西兩窟,最具特色的是東窟一層龕楣兩側懸塑的飛天,相對作凌空飛舞之勢。金塔寺內的高肉雕彩塑飛天歷史遠早於敦煌飛天,屬洞窟藝術之罕見珍品。

  多措並舉保障文物安全

  千佛洞、三十三天石窟……馬蹄寺石窟群中的每一處古跡,都令人心馳神往。

  金秋十月,不少人前往馬蹄寺石窟群參觀。中新網記者 上官雲 攝

  佘佔林認為,景區要做好旅游産業的開發,首先要做好石窟文化的保護工作,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

  提到石窟藝術的保護、傳承,佘佔林&&,各石窟群參觀點,均設有專門人員進行值守。這些值守人員,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疏導游客、看護文物等,每天要有日誌,做好記錄工作。

  此外,在“物防”方面,景區一直注意設置各種護欄,並進行加固維修,同時排除水害、蟲害、鼠害等,通過物質上的投入,加大對石窟群的保護力度。

  同時,佘佔林説,景區會通過廣播等方式,對游客流量進行監測,石窟群的所有參觀點,均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聘請專家進行論證,精確確定合理的游客承載量。

  “説到傳承,我們聘請專家學者參與石窟文化的研究、開放、展示等等。”他解釋,下一步將通過建立模擬石窟、數字石窟AI展示等方式,向全社會展示我們的文化藝術瑰寶。(記者 上官雲)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