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辦21年長江文化節,這裡收穫什麼-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30 10:09:25
來源:新華網

連辦21年長江文化節,這裡收穫什麼

字體:

張家港,已連續21年舉辦長江文化節。憑藉着一份執着與自信,這座江蘇城市堅持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將長江文化節這一文化品牌不斷擦亮、不斷叫響。

  

從跟跑到創新

  

這些天,張家港市文化館副館長賈健有點忙。作為今年長江文化節開幕式總導演,他不僅要編排來自長江沿線多地藝術團隊帶來的精彩節目,還要為海內外藝術家們搭建好舞&。

  

“今年長江文化節期間將舉辦2024國際幽默藝術周。我們希望突出‘開放’元素,推進國內外文化交流。”賈健説。

  

2004年,張家港市開創性舉辦“長江文化藝術展示周”(長江文化節前身),旨在弘揚長江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展示港城風采。2021年,長江文化節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蘇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進一步提升長江沿線乃至中外交流能級。

  

“通過長江文化節,張家港與中國曲藝家協會等單位形成緊密合作關係,展示的作品更加立體豐滿,不斷登上更大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張家港河陽山歌傳承人龔曉東説。

  

從黃泗浦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張家港段建設重點項目,到河陽文化、暨陽文化、沙上文化等地方特色品牌競相綻放,張家港不斷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空間。

  

從滿足到提升

  

剛剛過去的暑期,張家港博物館熱度持續走高。

  

“近年來,我們同長江沿線多地博物館、文博機構合作展出珍貴文物,不僅弘揚中華文化魅力,也提高博物館吸引力。”張家港博物館相關負責人浦楊説。

  

長江文化節自舉辦之初就定位為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連辦21年,張家港深刻感受到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之間的互促作用,不斷思考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群眾精神世界。

  

江城張家港

  

“作為國內首個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縣級市,張家港已建立大量文化陣地。而今,我們更加關注城鄉統籌,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張家港文體廣旅局局長周穎説。

  

提升離不開模式創新。近年來,張家港推動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四館聯動”,提高文化惠民的針對性、吸引力。

  

張家港市城南文體中心集成有文化館區域、圖書閱覽區、體育運動區等空間。近年來,該中心推出系列活動,讓“孩子來了能看展,媽媽來了能看劇,爸爸來了能健身”,不同年齡段居民在同一時間各取所需。

  

從獨奏到合唱

  

“山歌不唱忘記多,大路不走草成窠……”在鳳凰鎮,河陽山歌藝術團正在為2024長江文化節排練劇目。該鎮文體服務中心主任張新亞告訴半月談記者,通過挖掘身邊人、身邊事,當地將時代脈動融入古老山歌,吸引越來越多普通人參與。

  

“文化的活力來自大眾參與,張家港注重激發社會創新熱情,引領社會‘合唱’。”張家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家港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李忠影説。

  

為提高文化供求精度,張家港打造“文化配送菜單”新辦法,加大網格文化員等隊伍培育力度,讓文化浸潤成為常態。

  

為滿足市民學習充電所需,張家港創新市民文化藝術夜校,開設“咖啡時光”“美粧造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課程,學員們開玩笑説“夜宵不如夜校香”。

  

針對青少年群體,張家港實施“5+2”館社研學項目,市文化場館和學校推出特色課後服務項目,在寓教於樂中成風化人。

  

張家港市委書記韓衛&&,張家港正高標準統籌打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和長江文化節,講好張家港故事,更高水平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文化與經濟相融共生。(朱程)

【糾錯】 【責任編輯:楊陽 王碧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