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旅融合看貴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9 10:11:58
來源:中國旅游報

橋旅融合看貴州

字體:

  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世界上前100座高橋,有51座在貴州,前10座高橋有4座在貴州。貴州的崇山峻嶺之間,一座座高橋跨越山河,連通五湖四海,實現了從“地無三尺平”到“橋梁博物館”的華麗蝶變。橋即是景,橋景相映,近年來,貴州正全力書寫橋旅融合的壯麗篇章,登高橋、賞美景漸成熱潮。

  “橋”見美景 打響品牌

  2024年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做好文旅、體旅、橋旅、商旅、酒旅等融合發展大文章。目前,貴州已建和在建的橋梁超3萬座,貴州深入挖掘橋在全省旅游産業化中的特殊功能定位,用好世界級資源,對標世界級標準,努力把橋打造成貴州世界級旅游標識,做好橋旅融合大文章。

  通過推動“橋梁+旅游”縱深發展,貴州刷新了一項又一項紀錄,成績亮眼。截至2022年底,貴州在近126萬個山頭間建了21萬公里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現有公路橋梁28023座,其中高速公路橋梁14230座,普通公路橋梁13793座。一個個亮眼的數字還在持續更新,記錄着貴州橋梁發展的壯闊歷程。

  “貴州正進一步推動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了平塘特大橋、壩陵河大橋等一批‘明星橋’,並加快編制交旅融合發展規劃和交通服務支撐荔波、黃果樹、赤水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規劃,旨在以交通先行,服務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總規劃師馮偉介紹。

  在貴州,橋梁不僅僅是解決交通障礙的工具,也是壯美景色的一部分。北盤江大橋全長1341.4米,地處高原邊界深山地區,跨越河谷深切600米的北盤江大峽谷,地勢十分險峻。大橋的觀景&讓游客一覽“橋景”的壯美,游客還能俯瞰大峽谷的絕美景色。大橋附近還建設了懸崖酒店,所有客房都建在懸崖頂部,居住其中,游客能眺望大橋的雄偉身姿。此外,北盤江大橋還與烏蒙大草原、韭菜坪等景區聯動,創新橋旅玩法,為游客提供豐富體驗。

  如今,來貴州看橋已成為一種旅游打卡新方式。有業界人士認為,橋梁是交通發展的顯著標誌,是貴州獨特的旅游資源和推動旅游産業化的“特色牌”。

  “橋”見機遇 賦能發展

  貴州省的眾多橋梁中,安順市壩陵河大橋是橋旅融合的典範。大橋推出了高空鞦韆、急速滑降、空中漫步等一系列項目,吸引了大批游客,不僅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還帶火了當地民宿和農副産品銷售。

  截至目前,壩陵河大橋的橋旅融合項目已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營收達1600萬元。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回鄉發展,當起了民宿服務員、景區講解員、大橋保潔員,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位於安順市蠻寨村的匠廬·閱山民宿是游客觀賞壩陵河大橋美景的絕佳之地。“12間客房天天滿房,大家尤其喜歡在民宿的泳池拍照打卡,欣賞大橋美景。”蠻寨村村民、匠廬·閱山民宿店長伍念説。

  橋旅融合不僅豐富了貴州的旅游業態,也助推當地旅游産業轉型升級,為旅游業注入了新活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飛架於朵花大峽谷之上的龍裏河大橋前不久正式通車。大橋是貴州橋旅融合的“網紅”景點。在這裡,游客可以在玻璃步道盡覽美景,乘坐景觀電梯開啟“垂直觀光模式”,360度觀賞朵花大峽谷的雄偉壯麗,近距離感受橋梁科技的魅力。

  “龍裏河大橋太壯觀了!站在橋上能看到峽谷、田園,景色一絕。”武漢游客楊雅舒讚嘆道。

  “橋”見未來 創新融合

  近年來,貴州創新“橋梁+”融合模式,以橋為媒、以橋為載、以橋為引,進一步激發山地旅游消費潛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暑期以來,位於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特大橋景區內游客絡繹不絕,站在天空之橋服務區的觀景&上,翻涌的雲海、絢爛的日出盡收眼底。

  “雲海中的平塘特大橋美極了,景區內的房車露營地也很有特色,體驗很好。”廣西游客劉先生説。

  平塘特大橋橫跨槽渡河峽谷兩岸,是世界上最高的鋼筋混凝土橋塔。因橋塔直插雲霄,平塘特大橋又被稱為“天空之橋”,橋上風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來打卡。

  與平塘特大橋配套運營的“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是橋旅融合示範點,也是貴州首個橋旅融合服務區。“天空之橋”服務區內有橋梁科普館、酒店、露營地等豐富業態,游客可以在此體驗休閒、露營樂趣。通過整合周邊資源,“天空之橋”服務區還推出了村寨農旅體驗項目,依託四通八達的橋梁交通資源,游客可以前往“中國天眼”、梵凈山等景區。

  “天空之橋”服務區負責人秦瀟健介紹,服務區還將進一步解鎖更多“玩法”,在豐富研學業態、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等方面發力,科學規劃旅游項目,深入推進橋旅融合。

  正在建設中的花江峽谷大橋已融入旅游元素。據了解,花江峽谷大橋是貴州省“十四五”時期橋旅融合重點項目,計劃打造成為貴州橋旅融合多功能綜合體。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貴州將進一步加大橋旅融合創新力度,將橋梁與旅游、文化、體育等多種業態結合,不斷豐富旅游內涵,為文旅産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何瀚章 徐成)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