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0 09:34: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

字體:

  原標題: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 看漢代人如何養生

  “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有16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醫書呢,這可能與漢代人追求生命延年益壽、健康長壽有關係。”湖南博物院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館員喻燕姣説,在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菱紋綺裏,就織入了“安樂如意 長壽無極”的字樣。

  18日舉行的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漢代醫學研究”學術分會上,包括《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馬王堆醫書譯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屍保護》(英文版)等著作在內的最新醫學研究成果發布。

  1972年至1974年發掘的長沙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在眾多珍貴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與中醫藥相關的帛書或竹木簡,如《五十二病方》《養生方》《雜療方》《胎産書》等。其中,《五十二病方》是中國現已發現最早的方劑書籍,其中醫理論和中醫藥的記載早於《黃帝內經》。

  《馬王堆漢墓出土醫書十六種》由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攜手人民衞生出版社、湖南博物院等策劃出版,旨在把馬王堆漢墓文物出土50年來的醫學研究成果梳理成冊,為後世研究馬王堆醫學文化提供系統的參考文獻資料。

  “馬王堆出土醫書,證實了古中醫藥學的真實性、中醫藥學內涵的廣博性、中醫藥學防治的系統性。”人民衞生出版社總編輯杜賢&&,會將馬王堆醫書所有的原文、註釋、解析、譯文、數字等匯聚到數據庫裏,實現線上線下展現古籍、解讀經典、弘揚中醫藥文化的出版新形態。“隨着研究的深入,也會將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整理、更新。”

  馬王堆漢墓一號墓主人“辛追夫人”的保護研究情況如何?湖南博物院院長段曉明介紹,該院已構建起一套古屍保存環境模擬體系,通過使用製冷系統、液體浸泡、層流空氣凈化系統等方式,實施“整體—細胞—分子”三級保護模式,防止“辛追夫人”遺體腐爛、發黴和變色。其研究成果便匯聚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屍保護》一書中。

  當天,現場還發布了馬王堆醫學主題歷史文獻片《馬王堆裏的“活”醫學》、文化短劇《馬王堆裏的“精氣神”》,並上線了“馬王堆醫學網”。(記者 鄧霞)

【糾錯】 【責任編輯:高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