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電影《解密》主創:展現隱蔽戰線奮鬥者的家國情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02 09:19:08
來源:新華網

對話電影《解密》主創:展現隱蔽戰線奮鬥者的家國情懷

字體:

  由陳思誠編劇並執導,演員劉昊然、約翰·庫薩克、陳道明、吳彥祖、俞飛鴻等共同出演的電影《解密》將於8月3日上映。影片根據麥家同名小説改編,講述了擁有數學天賦的容金珍投身密碼破譯事業的故事。

  《解密》的主旨是什麼?在人物塑造和視聽語言上有哪些亮點?對此,記者專訪了影片編劇兼導演陳思誠、領銜主演劉昊然。他們&&,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向隱蔽戰線的奮鬥者致敬,展現無名英雄的初心使命。

【扎根現實展現家國情懷】

  對於《解密》的主旨,陳思誠介紹,是想讓觀眾了解奮戰在隱蔽戰線上無名英雄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容金珍成長於烽煙四起的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國家的召喚,在鄭某等前輩影響下,他主動放棄了優渥的成長環境,毅然投身於解密事業,為國奉獻。

  “雖然影片中人物是虛構的,但是歷史上這些隱蔽戰線的英雄們是真實存在的,他們作出的貢獻意義重大。”陳思誠説,“主創團隊本着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力圖用更加真實的表達去傳遞深厚的家國情懷。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先輩們的付出和犧牲。”

  為了讓視聽語言更加富有時代感,《解密》也注重在細節上下功夫。例如,片中容金珍的眼鏡,在不同年齡階段都有所區別。

  對此,劉昊然介紹,影片工作人員專門去舊貨市場“淘”到了和不同年代特徵相符的鏡框,“如果你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不同年代眼鏡的厚度也有所區別。這些都是特意設計的,點點滴滴的細節會讓整個電影的呈現更加真實。”

【文學作品影視化改編的新嘗試】

  此前,麥家的文學作品,進行影視化改編的不在少數。例如《風聲》《暗算》《刀尖》等,都曾經登上過大銀幕和小熒屏。此次《解密》的影視化改編,有哪些特點?

  事實上,從原著看,《解密》影視化呈現具有一定難度。例如,書中關於主人公容金珍的成長經歷介紹詳備,但電影時長有限,如何在有限篇幅中交代清楚背景?此外,書中所提到的“紫密”“黑密”等名詞以概念為主,沒有展開講述這些密碼類型是怎樣的,如何將這些概念和解密過程具象化?

  “在人物塑造上,我們移用了小説中的‘採訪體’形式,通過不同角色的講述反映人物性格不同側面,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形象。”陳思誠説,“此外,我們試圖讓電影的每個鏡頭都承載盡可能多的內容,畫面的近景、中景和遠景都要精心布景,通過這種設計來傳遞更多信息量。”

  “電影開拍前,我找了很多數學行業從業者的影像資料,尋找他們的共性以及我覺得可以更好呈現的特點。在外形上則是瘋狂減肥,去尋找形體上的感受和人物説話的感覺,通過努力讓表演更加符合小説對人物的描述。”劉昊然説。

  片中密碼元素的呈現,同樣離不開專業人士的指導。

  陳思誠告訴記者,主創團隊邀請了多位密碼專家和數學專家作為科學顧問,向他們學習密碼的原理和發展歷史,在此基礎上結合影片的故事表達,將密碼進行視覺化呈現。

【拍攝具有時代特色的國産“大片”】

  記者了解到,電影《解密》採用了IMAX特製拍攝,為觀眾展現了宏大的視覺奇觀和強烈的色彩衝擊。

  “技術是服務於影片內容表達的,IMAX對於人物形象的呈現和對背景的捕捉都更加清晰。因為我們想在影片的畫面中提供更多信息量,所以採用了這一影像技術。”陳思誠説。

  近年來,伴隨我國電影工業的進步,涌現出《流浪地球》《長津湖》《刺殺小説家》等一批具有“大片”質感的電影佳作,給不少觀眾帶來震撼的觀影體驗。

  “《解密》的拍攝過程對我來説是一次新的嘗試。我希望為觀眾呈現一部具有震撼視聽效果的‘大製作’,拍攝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國産‘大片’,展現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新發展。”陳思誠説。

  “參演《解密》的經歷,也讓我深刻感受到青年演員肩負的社會責任。”劉昊然説,“這個時代給予了我們這些青年演員更多的選擇和空間,電影市場的繁榮發展也為我們帶來更多機遇。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用最好的姿態去抓住每一個來臨的角色。”

  記者:王鵬

  圖片由片方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