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伏!
俗語説“熱在三伏”
入伏
標誌着真正暑天的開始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
夏至節氣過後
地表熱量繼續不斷積累
是三伏天最熱的根本原因
三伏天出現在
小暑與處暑之間
始於每年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
古人以天干地支記錄時間
每10天出現一個庚日
由於各年庚日不同
所以入伏的時間各年也不一樣
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7月15日至24日為頭伏(10天)
7月25日至8月13日為中伏(20天)
8月14日至23日為末伏(10天)
“頭伏餃子二伏面”
在北方一些地區
有入伏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餃子形似元寶
“伏”與“福”同音
因此初伏吃餃子
又有元寶藏福的説法
在江西、湖南等地
吃雞是伏天不錯的選擇
民諺道:
“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
三伏天裏人的體能消耗較多
來上一碗濃郁鮮嫩的雞湯
可以適當為人體
補充營養、祛除濕氣
“彭城伏羊一碗湯
不用神醫開藥方”
在江蘇徐州及周邊地區
則有伏天吃羊肉傳統
一碗暖暖的羊湯下肚
排汗又排毒
那叫一個舒坦
覺要睡好
夏季晝長夜短
比較適宜“晚睡早起”
這並不是説要熬夜
而是要順應季節晝夜變化的特點
適當調整作息時間
夏季天氣悶熱
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
中午小憩一會兒
有助於恢復體力和精神
涼要躲好
“空調Wi-Fi西瓜”
是不少小夥伴喜愛的度夏模式
但切勿貪涼
盡量不要在溫度較低的空調房中
長時間停留
居家也要注意開窗通風
夏天容易出汗
不要在大汗淋漓時衝涼水澡
或是吃太多冷飲
以免受到風寒侵襲
在高溫時段
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民間有俗語“夏練三伏”
三伏天的氣溫高
人體消耗的能量也較大
所以鍛煉的效果也相對明顯
但正因為天氣炎熱
在三伏天運動
更是要注意力度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以防中暑
寶藏青年願你在三伏天裏
身體康健,舒適度夏
來源:新華網·寶藏青年工作室
監製:牟彥秋 梁甜甜
監審:趙曉燕
編輯:肇蕾
校對:董靜雪 楊琦
實習:王睿捷 李嘉遙
【糾錯】 【責任編輯:全俐 崔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