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9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住宅産業暨建築工業化産品與設備博覽會在北京召開。期間,科大訊飛正式發布行業首個AI+自動設計産品,吸引上百位建築領域單位代表、設計專家到場見證。

“一局游戲時間,自動生成管綜設計結果”“標準流程庫做減法,全專業構件庫做加法”“用人工智能三級火箭推動場景應用落地”......現場,科大訊飛建築科技業務總經理田富海做出形象的比喻,生動闡述了AI+自動設計産品在設計、施工、運維階段的實戰應用價值,體現了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建築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時代意義。
星火大模型賦能行業首個AI+自動設計助手
設計是智慧性思考,也是標準化施工。施工圖設計是建築數據的交換核心,此次發布的AI+自動設計産品借助大模型算法賦能與大數據融合流程再造,覆蓋全專業和多場景,最終集成360+項自動設計功能,具備多個可一鍵生成三維模型和二維圖紙的自動設計能力。

以三維設計為界面,全專業同步擴大施工圖縱深。AI+自動設計覆蓋建築、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通用5個專業80+設計場景,推動傳統二維CAD生産環境轉型升級,實現全流程二、三維一體化設計。全流程三維設計界面也可以一鍵生成和精細調整專業間配合緊密、難度大、工作量繁重的施工圖設計,為項目數據流轉、上下游成本控制、設計價值提升、客戶體驗等帶來更優質的表現。

依託大模型賦能,助推企業內部標準化實施。6月27日,訊飛星火大模型V4.0正式發布,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等能力全面提升。依託訊飛星火大模型通用能力,基於海量設計數據訓練,AI+自動設計集成了最新版本的施工圖設計大模型。不僅能幫助設計師在實際生産中突破項目經驗和從業經歷限制,快速通盤掌握各類設計規範;還能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協助設計師順利完成標準設計任務。
據田富海介紹,以常規50000平米地下車庫為例,傳統手工設計需要5 - 10天,而在自動設計産品的幫助下,完成相同規模的地下車庫設計,只需6小時,效率提高了85 - 93%;在設計質量方面,傳統車庫的單車指標在每車位35.0平方米,AI+自動設計的設計成果能夠達到每車位31.7平方米,下降近10%。
數據循環利用行業首創“全專業人機協同生産模式”
有了圖紙,設計師如何成為“神筆馬良”?AI+自動設計引領性地推出了數據驅動的全專業人機協同生産模式,以高度標準化和智能化的工作流優化生産資源分配,促進團隊之間的協作,實現生成快、選項多、更精準、質量優的生産目標,高質量完成施工圖項目生産任務。

“以終為始,首尾相哺的良性數據循環應用是該模式的亮點”田富海&&,“通過構築起全局同步的項目數據庫、標準流程數據庫、模型樣板庫、構件庫、施工圖設計大模型等場景應用,打破軟體間數據壁壘,最終實現數據流貫通,循環協同項目生産的關鍵環節”。
數據自動入庫,助力協同管理。AI+自動設計在項目啟動、任務策劃階段實現文本文件實時解析、指標參數自動核對等功能,讓重復繁重的分析工作告別人工干預,通過簡單組合即可完成項目啟動和任務策劃。
模型牽引組織協同,構件庫即插即用。面向工程文件建立,打造模型樣板庫,實現樣板管理與模型協同;面向人機協同生産,提供2000+構件,推動自動設計助手的運用,並進而為施工階段的智慧賦能注入數據活水,形成全鏈路、全周期的人機任務“共創”。
目前,AI+自動設計已在多個實戰項目中展現其強大性能,獲得一致好評。未來,科大訊飛將繼續深耕智能建築領域,以科技創新賦能建築全生命周期,培育新質生産力,持續推動建築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