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頻出、維權艱難?非遺宋錦正面臨全新挑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7/04 09:31:04
來源:新華網

假貨頻出、維權艱難?非遺宋錦正面臨全新挑戰

字體:

  半月談記者 劉巍巍

  盤扣、馬面裙、宋錦外套、香雲紗襯衫……這些聽起來頗具年代感的詞語如今變身時尚密碼。融合傳統文化與當代審美的國潮風起雲涌,非遺宋錦迎來發展新機遇,訂單足、趕工忙成為宋錦生産企業的普遍寫照。然而,繁華之下,假貨頻出、維權艱難等成為全行業不得不直面的全新挑戰。

  東方美學回歸

  宋錦起源於宋代,與南京雲錦、四川蜀錦並稱中國三大名錦。2009年,宋錦織造技藝作為中國桑蠶絲織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走進非遺宋錦示範企業蘇州上久楷絲綢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只見生産線上的工人們忙而不亂,色澤華麗、圖案精美的宋錦漸次下線。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建華告訴半月談記者,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國潮澎湃,宋錦市場需求激增,在抖音等&&,一些品牌宋錦一單難求,企業始終保持滿負荷生産狀態,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隨着年輕消費群體回歸“東方美學”,新中式服飾站上風口浪尖。2024中國紡聯春季聯展期間發布的《24/25非遺宋錦流行趨勢報告》提出,經過現代設計師的巧妙演繹和創新,新中式在服飾潮流中佔據重要位置,相關服裝産品商品總價值在過去3年裏增長超過100%。今年3月發布的《2024抖音電商女性消費趨勢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該&&女性消費者購買新中式服飾訂單量同比增長195%,其中馬面裙訂單量同比增長841%,漢服訂單量同比增長336%。

  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宋錦中式婚慶禮服 季春鵬 攝

  復興之路艱難

  宋錦締造國潮新傳奇的同時,在一些網絡&&上,倣冒品被冠以宋錦、非遺等名頭,讓消費者難辨真假。

  “我們織錦要一組生絲、一組熟絲,這樣才能實現宋錦‘質地堅柔’的特性。”吳江市鼎盛絲綢有限公司總經理包巧梅説,“市場上的倣品雖然外觀上有着一模一樣的花形,但製作工藝、面料材質等與正品有着天壤之別。”

  “為保護原創資源,針對侵權現象,我們已發送3份律師函,提起7件侵權訴訟。”上久楷法律顧問王晗&&,目前,多家企業已下架侵權産品並提出和解方案。“4月開始,預計有7件侵權訴訟將陸續開庭。”

  在網絡&&上,宋錦盜版現象屢禁不止,浙江、江蘇、廣東等多地頻繁出現仿製、盜版宋錦産品的現象。“與其他商品相比,宋錦版權侵犯存在取證難,損失額、獲利額計算難等問題,維權挑戰比較大。”蘇州大學蘇州知識産權研究院副院長董寅説,“比如,宋錦圖案很多源自古代傳統紋樣,能不能算是企業版權?”以上久楷宋錦為例,企業是在傳統花形基礎上做出再創新,從而獲得新的花形,企業因此擁有原創版權。但相較於專利和商標,版權侵權在司法領域較難認定。

  立體化維權

  吳建華建議,建立全國版權聯網系統,實現全國範圍內的版權管理,同時引入版權查重系統,避免同一創意在多地重復或惡意登記,減少跨區域版權糾紛。

  上久楷2012年啟動版權登記工作,2020年被評為“全國版權示範單位”。現在,企業開發的宋錦産品上都有版權登記吊牌,每一塊面料的邊上都會織上品牌LOGO,以抵制倣冒、盜版、侵權等不良行為。

  王晗認為,要加大司法打擊力度,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法律培訓,提高非遺傳承人對版權、專利、商標的主動保護意識。

【糾錯】 【責任編輯:王碧姣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