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6月24日電(記者蔡馨逸、王佳琳)夜幕降臨,燈光亮起,西安華清宮中上演的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讓美國A&K國際旅游公司大中華區執行董事拉爾德·哈瑟利沉浸其中,“這樣的歷史文化演出讓我感到驚喜和震撼”。
從求學到工作,美國人哈瑟利在中國度過了大段時光。在這裡,他更喜歡人們叫他的中文名——韓德才。
西安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演出現場。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我不是第一次到西安,這次去了城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看了演出《長恨歌》和《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還了解了當地新開發的旅游項目。”韓德才説。
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陜西省西安市古稱長安,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國“十三朝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擁有兵馬俑、大雁塔、古城墻等世界知名的歷史遺跡。
隨着中國在簽證、支付等方面推出多項便利措施並不斷加密國際航線,近期外國人來華數量持續攀升。今年1至4月,已有13.25萬人次入境游客領略西安的歷史人文風光。不久前的端午假期,兵馬俑所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的境外游客同比增長150%。
2024年4月15日正式啟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支付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掃碼支付、現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和服務。新華社發
交通樞紐、主要景區、商場、便利店……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化場景在這個中國古都全面鋪開。截至目前,西安所有5A級景區都已實現刷外卡支付購票無障礙。
在今年4月15日正式啟用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游客支付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外卡POS機、ATM機、支付服務諮詢&等設施一應俱全,為游客提供外卡刷卡、掃碼支付、現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以及集中諮詢、外幣兌換、外卡取現、協助下載和開通移動支付等服務。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還開通了境外融合服務&&,覆蓋39個國家和地區的24種語言、29種貨幣,讓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在境外可直接使用當地貨幣預約參觀。
游客在觀景&&欣賞西安鐘樓夜景。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了解到,陜西174家4A級以上景區、241家3星以上酒店,31家規模以上商業綜合體、1672個超市便利店、1554個餐飲商戶以及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火車站均可刷外卡支付,涵蓋了食、住、行、游、購等旅游消費場景。
“刷自己的銀行卡就可以支付,這讓我們可以隨意游覽和購物,收穫意外驚喜。”荷蘭游客埃拉·范·杜文博登説,在西安很多景區和商圈,購票、購物都非常方便。
深度游、體驗游、小團游、定制游正成為外國游客在中國的旅游新趨勢。杜文博登和丈夫就選擇了定制游方式,“我們選擇了西安、平遙和北京三座城市,自己規劃好行程,找旅行社預訂交通、住宿和門票,可以隨心享受旅行”。
西安卓恒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黎徵介紹説,很多旅行社都將漢服體驗、非遺研學以及Citywalk(城市漫步)等項目作為行程的亮點吸引游客。
2024年5月14日,外國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游玩、留影。新華社記者 蔡馨逸 攝
75歲的澳大利亞游客安德魯·巴克斯特第一次來西安,特意換上漢服,漫步在大雁塔腳下的大唐不夜城,不時駐足觀賞唐文化主題雕塑和演出,與同樣穿着漢服的中國游客友好互動。
“能夠享受當地游客一樣的體驗,感覺非常棒。”巴克斯特説。
韓德才對記者説,為了面向歐美游客設計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産品,他和團隊在西安進行了三天的踩線考察,進一步研究後將把這條線路設計成旅游産品。
“相信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會帶給歐美游客獨特的旅游體驗,我們已迫不及待想讓更多海外游客來到中國,來發現這個國家的包容和多樣。”韓德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