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土為本。大地生五穀,育萬物,是生命的根源。農業與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有着密切的&&,在當前全球人口增長、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挑戰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使得農業必須向可持續發展轉型。
前不久,先正達集團發布可持續發展行動路線,錨定四大重點領域,邁向可持續農業新時代。近日,新華網對話先正達集團中國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姜業奎,詳解先正達集團在可持續發展過程當中所做出的思考與行動。
人口與氣候雙重挑戰,可持續農業勢在必行
作為農業領域的領先企業,先正達集團很早就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在2013年成為業內率先推出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企業之一,提出了“綠色增長計劃”。在此基礎上,先正達集團日前發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目標,包括更高效的種植、更健康的土壤、更繁榮的鄉村和更可持續的運營四大領域。
可持續發展有眾多需要解決的事項,先正達為何選擇了這四大領域?姜業奎介紹,這四大領域體現了三大原則,首先,這四大重點領域回應了當前最重大的環境和社會問題。作為一家農業企業,處於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這兩大全球挑戰的交匯點,向可持續農業全面轉型已經成為共識。“農業是溫室氣體排放和水資源消耗大戶,高質量發展也要求農業必須追求更加均衡、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姜業奎説。
第二,可持續發展重點領域要始終立足於科技創新。姜業奎認為,不論有多麼美好的願景和理念,一旦脫離科技創新,離開創新的技術、産品和服務,都是空談。
第三,始終以農戶為中心。作為一家農業企業,服務對像是農戶,先正達集團的所有發展戰略和規劃的中心都是為了農戶。
更少投入更多産出,讓種植更加高效
農業的首要任務是以盡可能少的成本,養活更多的人口。姜業奎&&,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借助更加可持續的技術、産品,來不斷提升農作物的産量,讓種植更加高效。
據介紹,先正達集團在全球有150多個研發中心,科研隊伍超6500人,近年密集推出一系列變革性産品。2024年,先正達在中國市場推出了新款高效殺菌劑克萊傲,用量只有目前傳統主流農藥的5%,卻可以增産30%,直觀表明通過科技創新,可以讓我們用更少的農業投入品,獲得更多的産出,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先正達集團利用現代農業技術服務&&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簡稱中化農業MAP)服務農戶,根據最新發布的《MAP2023年綠色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MAP服務農戶較其他農戶化肥利用效率平均高出29.41%,農藥利用效率平均高出29.91%,碳排放強度降低19.38%,玉米畝單産平均高出4.12%,小麥高出6.06%,水稻高出8.29%,大豆高出9.01%。
注重土地管理和滋養,維護生物多樣性
對於農業行業來説,土地是最寶貴的生産資料和生産能源。為了實現更健康的土壤目標,先正達從三個方面採取行動。
首先,轉變過去對土地重用輕管、重用輕養的陳舊思維,從以往單純地使用土地,向注重土地的管理和滋養、保障土壤健康的理念轉變。
其次,維護土壤健康,依舊離不開科技創新,尤其是跨學科的創新。先正達集團作為種子、作物營養、植保、現代農業服務集於一體的農業企業,一直在進行協同創新,以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來更好地呵護和滋養土壤。
第三,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效應。2020年,先正達集團攜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農業大學等發起“潤田”項目,利用保護性耕作、秸稈科學還田、病蟲草害防控和水肥管理技術,提高農田水分和養分利用率,在保障作物豐産的同時固碳減排,促進土壤健康和農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潤田”一期項目幫助農戶平均每畝增收170元的同時,提高土壤儲水量,改善土壤健康。潤田項目將引入更多的再生農業實踐,並與業務深度融合,在更大範圍助力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激發農業新質生産力,助農增收實現繁榮鄉村
姜業奎認為,用科技創新、産業轉型激發農業新質生産力,幫助農戶進一步增收,進而實現鄉村繁榮,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標。中化農業MAP研發推廣以“良種+良法”為核心的全程綜合解決方案,並通過MAP服務中心和數字農業工具服務農戶,為農民及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業服務、培訓、獲得投入品和資金以及接觸市場的渠道。
在甘肅古浪縣,引進了先正達集團甜玉米種子,並建立了年加工能力800萬棒的加工廠。農戶在用先正達的種植方案收穫高質量的甜玉米之後,直接在本地包裝成産品銷售,通過綜合解決方案,幫助農民“種出好品質,賣出好價錢”,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産業振興蹚出一條新路。
全程減碳,將綠色貫穿産業鏈始終
“農業不僅要滿足全球糧食需求,也能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先正達集團將發揮創新優勢,加速産品開發向可持續轉型,攜手行業夥伴,一起邁向可持續農業新時代”,姜業奎&&。
先正達集團制定了明確的減碳目標:在工業生産領域,承諾到2030年,範圍一和範圍二排放量比2022年減少38%;在種植領域,探索低碳種植,實現了低碳小麥的種植路徑。
在山東桓&,先正達集團與第三方機構和企業合作,建立保護性耕作和低碳小麥技術綜合示範田,為下游食品企業提供低碳小麥。數據表明,低碳小麥在相同的水肥情況下,畝産量提升7.5%,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2%。在商業上,低碳小麥更有競爭力,可以推廣到更大範圍,為種植領域的減碳行動貢獻成功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