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鄭冬睿、羅鑫、周瑋) “圖書館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不是一種時尚潮流,而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俄羅斯國立圖書館館長瓦季姆·瓦列裏耶維奇·杜達在第二屆中國俄羅斯圖書館論壇上發言時&&。
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共同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協辦的第二屆中俄圖書館論壇6月4日至6月5日在北京舉行。論壇以“AI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等為主題,圍繞“專業特色圖書館”“文獻保存與保護”“社會公眾服務”“智慧圖書館”“全民閱讀”等內容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可以預見,我們接收的文獻數量將大幅增加,形式也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我們將對文獻進行更深入的歸納和整理。”杜達相信人工智能技術將在圖書館的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櫻説:“圖書館面臨更加多元複雜的用戶信息需求和閱讀服務場景,這要求我們必須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利用現代先進技術,不斷豐富閱讀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提升用戶體驗,吸引全社會更廣泛地參與到閱讀中來。”
她&&,期待與俄羅斯同行繼續深化交流與合作,進一步開闊視野、創新思路,為兩國人民提供更加多元的閱讀體驗。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開啟之年。近年來,中俄兩國圖書館界的交流不斷增強,中國國家圖書館、俄羅斯國立圖書館等雙方機構踴躍加入“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金磚國家圖書館聯盟”,並開展良好合作。越來越多來自兩國的優秀圖書與對方國家的人民見面,為民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讓民眾更加了解彼此的發展成就、感知對方的文化魅力。
首屆中國俄羅斯圖書館論壇於2023年7月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