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長安》:追尋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3 10:03:45
來源:新華網

《望長安》:追尋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

字體: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望長安: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封面(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談昦玄)每一件置身於海外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都訴説着不該被遺忘的故事。《望長安: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一書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講述文物流失海外的經歷。

  該書以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詮釋了一個共同主題——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多樣性和文明的博大精深,發掘流失文物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以細膩的筆觸復原了國寶在故鄉時的面貌。

  5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博研究院副院長霍宏偉在《望長安:海外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故事》新書首髮式上。新華社記者 談昦玄 攝

  12日在三聯韜奮書店舉行的新書首髮式上,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國博研究院副院長、本書作者霍宏偉為讀者講述了唐代昭陵石駿的千古傳奇,溯源追蹤昭陵兩駿颯露紫和拳毛䯄離家的故事,解析歷史文物之美。

  霍宏偉曾於2012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學,還作為國家博物館專家組成員於2018年赴英迎接圓明園舊藏青銅器“虎鎣”回國。對文物流失的惋惜,使他開啟了對海外國寶的探究和追溯,便有了這本遙望故土、照見歷史的《望長安》。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名句。“以此作為書名,表達了我對流失海外華夏國寶欲歸不能的悵然與無奈,以及我作為一名文博考古學者的家國情懷。”霍宏偉説。(參與采寫:實習生張倩)

【糾錯】 【責任編輯:王坤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