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的意義不僅是一部重要的原創作品,也是北京人藝京味兒戲的一次傳承。”24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馮遠征在北京人藝年度原創京味兒話劇《永定門裏》媒體見面會上&&。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在媒體見面會上。北京人藝供圖
《永定門裏》是著名劇作家劉錦雲繼《狗兒爺涅槃》《風月無邊》《阮玲玉》等話劇代表作後,傾力十餘年創作的一部原創京味兒題材作品。作品用三十餘年的時間跨度中人與環境的變化,濃縮展示了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時代變遷。
劉錦雲先生在媒體見面會上。北京人藝供圖
作為北京人藝的第二任院長,86歲的劉錦雲當日感嘆,能在這個年紀再度有作品登上北京人藝的舞&,堪稱“人生的一大幸事”。
現實主義作品《永定門裏》將故事的着眼點放在人的身上,“我想寫的是人,是在那個時代的男人和女人。”劉錦雲&&,《永定門裏》幾經修改,所為正是突出“人”。
據介紹,這部原創作品的故事主線圍繞兩個男主人公展開,描寫不同道路的兩個人,長達三十餘年的較量與競逐,堅守與蛻變,守護與轉變……彰顯信仰與人性的力量。在戲劇呈現上,通過舞&轉&應用、京劇唱段展示、院落民居還原等元素,將一幅生動的北京南城時代畫卷於舞&徐徐展開。
馮遠征&&,《永定門裏》的登&對於新時代北京人藝的持續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這部作品一方面體現着京味兒戲在北京人藝的傳承,另一方面在劇本創作、藝術表達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是一次新的嘗試。
北京人藝原創話劇《永定門裏》舉行媒體見面會。北京人藝供圖
見面會當日,導演唐燁與中青年演員苗馳、楊明鑫、原雨、孟秀、何靖、鄒健、周佳鈺、李雪歌、王堃、梁國棟、聞博、閆巍、孫驍瀟、徐督、周情雲、黃麒源、柳文伊、杜子俊、杜博濤、宋建霖、龔鈺泉及眾主創集體亮相。
《永定門裏》文學基礎深厚,體現了北京人藝一直以來對於戲劇文本的重視。其中的京味兒特點也成為該劇一大特色。唐燁介紹,“劇中的京味兒語言,結合了當時北京的時代特點,對老一代人而言,是充滿人情味的回憶;對年輕人而言,是難得的觀演體驗。當然,對我們的青年演員而言,也是一次京味兒風格的鍛煉機會。”
導演唐燁(右)與演員苗馳(左)在排練中。史春陽攝。
據介紹,雖然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但本劇不局限於寫實的表現方式,大量對於心理外化的表達讓觀眾看到現實空間之外的一層精神空間,在虛實轉換中,感受人物強烈的內心衝突和靈魂撞擊。“曹禺先生曾經説過,合格的編劇寫的是故事,優秀的編劇寫的是人。”唐燁&&,此次創作以豐富的情節作為載體,最終着力刻畫的還是信仰的力量和深刻的人性。這種共鳴可以跨越時空,留給當下觀眾回味的空間。或正如擔任編劇的劉錦雲所言,“我自己思考了一半,另外一半留給觀眾。”
原創年代戲的難度是在沒有模板的前提下去尋找一種真實感,“我們會要求演員在排練當中不只是去解讀劇本,而是在解讀生活。”唐燁&&,“青年一代的創作者與劇中時代有一定的距離,這是創作的難點,需要在排練之外去彌補。”
據介紹,為此,劇組安排了老師專題授課、赴檔案館參觀查閱資料、觀看紀錄片等,讓創作者通過大量的背景資料積累去體驗劇中時代,挖掘時代背景下人的精神面貌。
據悉,這部京味兒大戲將於5月1日至12日在首都劇場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