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幼苗茁壯成長 梅江區多措並舉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01 09:29:01
來源:南方日報

呵護幼苗茁壯成長 梅江區多措並舉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

字體: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近年來,共青團梅江區委員會(下稱“團梅江區委”)緊緊圍繞青少年成長成才,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廣泛匯聚力量,通過舉辦“福彩愛心育苗班”、開展“朗讀點亮心燈”公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引導青少年不斷提升文化素養,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辦好一個公益班

    困難兒童、留守兒童免費上興趣班

    “感謝福彩班,讓我們節省了一大筆費用。”5月28日下午,是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第十三期“福彩愛心育苗班”的結課日,家長洪水英一早便等候在課室門口。看到女兒點滴進步,深感欣慰。

    少年兒童時期是人生起步的關鍵時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然而在梅江區,有相當大一部分外來務工子女、留守兒童、困難兒童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機會參與各類課外技能培訓和學習。

    “以電子琴為例,市場上培訓班一般在100元1節課,10節課就得花費1000元,一般困難家庭很難承擔得起。”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主任李燕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為幫助這類學生提升綜合素質,2016年寒假開始,團梅江區委與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共同發起“梅江福彩愛心育苗計劃”。

    “我們爭取福彩基金的支持,創辦福彩愛心育苗班,每期提供上百個公益學位,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學生獲得多方面發展的機會。”團梅江區委辦公室主任吳媛婷介紹。

    進入第6個年頭,福彩愛心育苗班如今怎麼樣了呢?日前,記者走進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一探究竟。

    登上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二樓,只見課室裏坐滿了學生,美術班、音樂班、小記者班、舞蹈班……學生們或端坐在凳子上,認真聽講,或在老師的指導下,舞動身姿。

    “我們的福彩愛心育苗班一年有三期,分別在春季、秋季和暑假開班,春秋班的上課時間是在周末,暑假班則是周一至周五。”李燕平介紹,由於該活動是公益性活動,幾乎每期報名的人數都爆滿。為確保活動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學生,參與學生必須經過各個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篩選推薦。

    “剛開始來這裡的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比較差,經過兩期的學習,有了很大的進步。”退休教師蔡桂香是小記者班的主講人,一路見證參與福彩愛心育苗班的創辦與發展。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蔡桂香自製了學習講義,並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通過採訪、寫作,引導孩子們用心領悟事物間的&&,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來這裡學了兩期了,收穫很大。沒來之前,提筆不知從何寫起,現在能得心應手了。”在結課日當天,小記者班的學生劉子瑞(化名)寫下一封感謝信。信中他寫道:“本來參加課餘興趣班對我們家庭困難的孩子來説是件難事,但青少年文化宮給了我們免費學習的機會,非常感謝。”

    據統計,截至目前,該項公益活動已為梅江區2000多名困難兒童和留守兒童提供了免費培訓機會,讓他們有能力參加省、市、區的各項比賽。

    “我們美術班、書法班學員參與‘星星河’‘龍杯’等全國級別的比賽,就曾多次斬獲大獎。”李燕平&&,目前福彩愛心育苗計劃在貧困家庭和留守兒童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接下來,梅江區青少年文化宮將進一步擴大福彩愛心育苗班的課程範圍,更好服務青少年全面發展。

    點亮一盞“心燈”

    讓青少年養成每天朗讀的好習慣

    “可以不吃飯,但不能不朗讀。”家長丘雲燕興奮地與記者分享了孩子參加“朗讀點亮心燈”公益活動以來的變化。

    丘雲燕介紹,她四十多歲生下二胎女兒,巨大的年齡差曾讓她一度感到焦慮。“有段時間孩子整天癡迷於電子産品,我也不知如何與她進行有效溝通,直到有人向我推薦了這個活動。”

    每天早上六點多,丘雲燕起床後便打開小悟龜&&,花費十幾分鐘完成朗讀打卡任務,隨後給女兒準備早餐。在她煮早餐的這段時間,女兒便開始朗讀。

    在丘雲燕的以身作則和引導下,女兒慢慢從被動朗讀變成了主動朗讀,母女之間還時不時就書籍上的內容進行討論,有了共同的話題。

    “起初以為女兒會堅持不下去,出乎意料,她比我更容易接受,打卡的積極性很高。”家長凌小蘭看到小悟龜朗讀的報名鏈結後,果斷報了名。凌小蘭説,由於每天大聲地朗讀,女兒的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並被選為領讀人,有老師的表揚、家長的鼓勵,每天朗讀的勁頭十足。

    一個小小的朗讀習慣,不僅改變了成百上千個家庭的相處模式,更改變了孩子的學習態度。以往放學一回家就抱着手機刷視頻、玩游戲,學習不上心,不願意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如今變得“可以不玩手機、電腦,但必須天天讀書。”

    “發起這個公益項目主要是想通過親子朗讀的方式,引導青少年從電子産品中抽離出來,愛上讀書,教育引導大家重視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加強親子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推動幸福家庭、和諧社會建設。”團梅江區委副書記陳沐介紹,“朗讀點亮心燈”公益項目於2020年1月由團梅江區委、少先隊梅州市梅江區工作委員會與小悟龜公益書吧聯合創辦。

    “我們要求參與活動的每個家庭朗讀總時長一天至少達到3分鐘,家長和孩子可以將朗讀音頻、視頻上傳到小悟龜&&進行打卡積分,通過微習慣實現大改變。”小悟龜書吧吧主廖立維向記者介紹道,不少家庭一開始是父母催孩子朗讀,後來是孩子催父母朗讀,形成雙向互動、互相監督的良好氛圍。

    為進一步引導青少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日前,梅江區舉辦慶祝“六一”兒童節暨“朗讀點亮心燈”青少年講書大賽。《弟子規》《親愛的爸爸媽媽》《小狗錢錢》……活動現場,11組家庭逐一登&,分享讀書心得、推薦優秀書籍。

    “《歷史小課堂》這本書內容很豐富,上至遠古、下至近現代,有很多小知識和有趣的故事,我讀後受益良多,特別推薦買它。”學生林重羽走上&,向小夥伴們介紹起自己的推薦書籍。飽讀詩書,讓他自信滿滿、從容淡定,整場比賽發揮得酣暢淋漓。

    “這些孩子每天面對鏡頭朗讀經典書目,無形中就鍛煉了膽量和口才。”廖立維&&,“這些家庭平時主要在線上共同學習,較少在線下歡聚一堂。這次把大家聚在一起,增進交流,可以更好地分享各自的朗讀心得,激發孩子們的讀書熱情。”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公益項目經歷近29個月的共同朗讀,累計約3000多個家庭受益。“我們目標是在5年內,讓上萬個家庭參與到‘朗讀點亮心燈’活動中來,讓青少年通過活動真正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相伴一生的好習慣。”陳沐&&。

    用好一個信箱

    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老師,謝謝你一直以來的耐心指導,我準備把你的回信貼在畢業紀念冊上。”不久前,梅江區江南育才小學“一校一社工”志願者陳茵收到了學生李夢(化名)的來信。

    這是一封肯定的信。2021年,陳茵通過廣東大學生志願服務山區計劃,成為該校“一校一社工”志願者,負責為該校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教育。

    與支教老師“扶智”的工作相比,駐校社工志願者的工作更專注於“扶心”。為傾聽學生們的心聲,陳茵在學校心理諮詢室挂出一個“悄悄話信箱”。在信箱剛挂出不久,陳茵就收到了李夢的第一封來信,信中她向陳茵講出了自己的學習壓力、家庭煩惱以及對於人際關係的疑惑。

    回信時,陳茵結合自身經歷,分析癥結所在,提出意見建議,讓李夢感受到了來自大姐姐般的溫暖。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然而隨着自身或外部環境的變化,一些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他們普遍反映的是被同學孤立、父母偏心等問題。”梅江區風眠小學“一校一社工”志願者黃瑩瑩&&,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主動開口説,“有些學生比較害羞,不敢面對面跟老師説心裏話,信箱就成了他們的心理樹洞。”

    “要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讓他們知道你和他們是站在一起的,是可信的,他們才願意説出心裏的秘密。”黃瑩瑩介紹,除了懸挂“悄悄話信箱”,駐校社工志願者們還通過開主題班會、與學生一起玩游戲等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質,學會自我調節。

    招募駐校社工志願者是梅江區關心關愛青少年、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團梅江區委依託青少年文化宮、中小學校等場所,組織開展“陽光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和團體心理沙盤等活動,持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着力解決青少年在身心健康方面遇到的困難和疑惑,促進青少年順利成長成才。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方面,今年3月,團梅江區委與梅江區人民檢察院共同簽署《關於構建梅州市梅江區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的合作框架協議》,有效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接下來,團梅江區委將全面落實中長期發展規劃和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發揮團代表聯絡站作用,精準把握青少年需求,服務梅江區青少年成長成才。”團梅江區委書記溫宇傑&&。

【糾錯】 【責任編輯:涂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