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對了什麼——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陪伴與反思》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8 15:10:26
來源:新華網

《我們做對了什麼——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陪伴與反思》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字體:

  8月27日,《我們做對了什麼——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陪伴與反思》新書發布會暨作者讀者見面會在外研社舉辦。本次活動以“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教育”為核心議題,匯聚教育管理者、專家學者及家長代表,共商家校協同育人實踐。

  外研集團(外研社)黨委書記、董事長,外研社社長王芳,北京十一學校校務委員、教導處主任柳荻,本書主編、《中國教育報》編審、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劉華蓉,IT行業資深專家、紫光股份有限公司CIO劉艷凱,航天科普專家、副研究員張智慧,本書推薦人、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劉雲杉等嘉賓出席發布會。活動由外研社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編輯劉捷主持。

圖為王芳致辭。新華網發

  王芳在致辭中邀請每一位關心教育的人一起,從 “做對了什麼” 出發,開啟真誠的反思。她以策劃人、出版人與讀者的多重身份坦言,書中四十余位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真實案例,於她個人而言既是沉澱心緒的“定心丸”,也是明晰方向的“導航圖”。她&&,外研社希望借此書為在陪伴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持續成長的廣大家長,提供溫暖而堅實的參照與支持,為家校社協同育人搭建橋梁。

圖為劉華蓉發言。新華網發

  劉華蓉詳細分享了成書歷程與編撰思路。她指出,本書旨在通過回應“我們的家庭教育到底做得怎麼樣”“家庭對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家長能為孩子做些什麼”“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家長嗎”等問題,向讀者傳遞“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家長最好的姿態,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這一理念,並期待以書為媒,引發更多關於家校共育的深入探討。

圖為謝維和賀信。新華網發

  本書書名由當代著名教育學家、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親筆題寫。本書特邀序言作者、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在賀信中充分肯定該書錨定了教育的本質根基、探明了實踐的科學路徑、回應了現實的迫切需求,為廣大家長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圖為劉捷發言。新華網發

  劉捷在主持時強調,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學校,親子要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長。成長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像培育小樹一樣,需要家庭的悉心呵護、學校的精心培育,更需要家校攜手,用時間和愛心慢慢滋養。

圖為新書揭幕。新華網發

  發布會上,王芳、柳荻、劉華蓉、劉艷凱、張智慧和劉雲杉共同為新書揭幕。隨後,王芳代表出版社向北京十一學校贈送新書,進一步傳遞和深化了家校共育的理念。

  

圖為柳荻、劉雲杉分享。新華網發

  專家分享環節,柳荻&&,這本書不僅傳遞出真誠的情感與深刻的教育思考,也體現了學生家長對北京十一學校教育實踐的認可。她指出,北京十一學校始終致力於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教育模式,並強調學校與家庭的協同合作是助力孩子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劉雲杉從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稱讚這是一本“好看”“耐看”且“充滿力量”的書。她&&,這不僅是家庭教育的實踐記錄,更是一扇通向愛與教育智慧的窗口,讓人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深沉愛意,也展現了家長們在教育過程中的探索與成長。

  發布會上,兩場圓桌對話分別圍繞“今天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與“今天我們怎麼做家庭教育”展開。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陪伴與反思”在家庭教育中的豐富內涵與實踐路徑。

圖為“‘我們’家校共讀行動”啟動儀式。新華網發

  發布會上啟動了“‘我們’家校共讀行動”,行動發起人之一王芳倡議每一位關心孩子未來的同行者“一起讀,一起思,一起行動”,重塑更美好的家庭教育,凝聚更強大的教育合力。

  《我們做對了什麼——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陪伴與反思》匯集46篇北京十一學校家長的教育實戰心得,聚焦學習、交往、生活及升學等核心命題。書中既有培養自律習慣、平衡社團學業、規劃選科升學等實用策略,也包含心態調整、化解親子衝突、引導人際關係的真實案例。從“指揮官到軍師”的角色轉型、興趣與學業的動態平衡,到學科競賽、強基計劃、綜合評價、合作辦學等多元升學路徑深度解密,本書坦誠分享實踐中的試錯與反思,為學生家長提供兼具教育理念深度與可落地實操的陪伴參考,助力孩子順利度過關鍵成長階段。

【糾錯】 【責任編輯: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