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悅聽】《魯迅短篇小説集》:關於魯迅和他筆下的故事
2023-06-12 14:30:47 來源:新華網
新華悅聽,值得一聽。我是大學生品讀人,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祁子藝。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魯迅短篇小説集》。
“魯迅先生無意做詩人,偶有所做,每臻絕唱。”
關於魯迅,茅盾曾説,“在中國新文壇上,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吶喊》裏的十多篇小説幾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這些新形式又莫不給青年作者以極大的影響,必然有多數人跟上去試驗;他的文章,題目、體裁、風格,乃至裏面的思想都是極新奇的,是一個新辟的天地。”
魯迅先生説,他寫小説,是因為青少年時代許多痛苦的記憶使他不能忘卻。《孔乙己》裏主人公的不幸,沒有人憐憫他的遭遇,只是圍觀着取笑他;在《祝福》裏,人們去聽祥林嫂講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並非出於同情,而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無聊的生活當中尋求刺激。而在《藥》裏,小説真正的主人公夏瑜自覺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卻急急忙忙地趕着去看他被殺,茶館裏的茶客更是把他的受害作為一種閒聊的談資。先驅者的一切崇高理想與流血犧牲,全都變成了毫無意義的表演。魯迅先生始終用一種悲憫的眼光在“看”。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魯迅先生還奉獻出了一本小説集《故事新編》。這是身處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魯迅對“故事”的一種新奇編想。進入魯迅先生文學世界的古人,或是古代神話傳説中的英雄,或是歷史中的聖賢。在傳統文本裏,這些人都居於高堂盛殿,神聖不可侵犯,但到了魯迅的筆下,卻全都回歸到日常生活情境中,抹去了英雄的神光,還原於凡人的本相。
1936年10月19日,這位20世紀中國與世界的文學大師,放下了手中的筆,在他的靈柩上覆蓋着一面旗幟,上面只有三個字:民族魂。
百年過後,在魯迅的作品中,你依然可以找到共性,他的思想依然值得我們無盡探索。
《魯迅短篇小説集》中完整收錄了《吶喊》《徬徨》《故事新編》的全部小説,關於他和他筆下的故事,還需要我們親身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