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前白鷺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1/14 10:58: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鳳凰山前白鷺飛

字體:

  白鷺,是一種喜歡在水邊活動、覓食的鳥,也是我熟悉的一種鳥。水稻收割後,稻田裏、小河邊、湖灘上的白鷺一下子多了起來。過去,我喜歡在晨霧散後,或是臨近黃昏時,到村東的稻田,或是離稻田不遠處的大湖邊看白鷺。

  白鷺,是一種模樣和姿態都很好看的鳥。白鷺在稻田裏有的單獨行動,有的結伴成雙,也有三五隻、十數只成群嬉戲覓食的。我總是遠遠地、靜靜地看著它們,不忍打擾,怕它們飛到離我遠遠的地方。白鷺的羽毛雪白,嘴和細長的腿通常是黑色的,也有的嘴和爪子呈淡黃或紅色。站在稻田裏的白鷺,悠然地抬腿、移步,或是單腿立定,抬頭觀望,很有風度的樣子。有時它的頸項一彎,低頭啄食的姿態也是瀟灑的,不知是在啄食稻田裏殘留的稻粒、小蟲,還是小魚、小蝦。在我的印象裏,白鷺是愛惜羽毛的鳥,不然它在走動、飛翔時,怎麼會那麼有耐心,那麼細緻地做著各種準備,總是不慌不忙,從來不會把自己的羽毛弄臟、弄亂。

  白鷺最好看的身影還是在水邊。水清草綠,一隻、兩隻,或是數只白鷺立於水邊,臨水照影的樣子令人驚艷。一隻立於水邊的白鷺,無論它動與不動,總有一種靜態的美,像靜物畫,不需你再去考慮畫的構圖以及與周邊景色的協調關係。兩隻白鷺,也許是一對,也許是結伴出游的兄弟或姐妹,它們相處融洽,一汪靜水是它們最好的舞&。數只或是十數只白鷺在一起,也不會讓人感到無序,好像它們天生就懂得相互之間配合的重要,它們站在水邊嬉戲或是飛起,都不會破壞圖畫的整體美感。

  白鷺留給我的這些印象,都來自於30多年前的記憶,那時,我還是一個鄉村的放牛娃。這麼多年來,我也時常見到白鷺,但總不如在朝霞或夕陽下的田野裏見到過的白鷺,不如它們給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今年秋天,在安徽省銅陵市鳳凰山下,我又站在湖邊、河邊,靜靜地看白鷺。它們的形象和我的記憶有了一些重疊,又有一些不同。我依然喜歡站在不遠的地方看著它們,看著它們的一舉一動,看著它們臨水而立,也看著它們飛越湖面,飛過小河,看著它們矯健、輕盈的身影。我在心中默念:莫非,白鷺重又歸來了。當白鷺從眼前飛走時,我回過神來,白鷺從來就不曾飛走過,又何來“歸來”呢?它們一直在某處河邊、湖邊、稻田邊或是沼澤邊,覓食嬉戲,繁衍生息。

  鳳凰山下的滴水崖是一處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斷崖,位於兩山之間,山上有泉,崖上成瀑,有水從崖上跌落,潑珠濺玉般,是難得的清幽之地。寒露前後,我在崖下散步,時常看見白鷺飛過,有時一兩隻,有時三五隻、十數只成群飛來。它們時而立於牡丹園裏,時而到崖下的水池邊嬉戲,時而在山谷間飛翔。白鷺在鳳凰山下游不知倦,樂而忘返。我不是鳳凰山下的白鷺,但看著它們,也分明感受到了那種悠然自得。

  空閒的時候,我總會走到鳳凰山下,看白鷺在山前崖下自在地飛。我知道,這是綠水青山給予我和白鷺的饋贈。(章銅勝)

【糾錯】 【責任編輯: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