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俊:中汽研科技以標準創新賦能手車互聯新生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14 14:29:48
來源:新華網

趙秋俊:中汽研科技以標準創新賦能手車互聯新生態

字體:

隨着智能網聯汽車的快速發展,手車互聯已從最初的藍牙連接模式逐步演進為更加智能、高效的交互方式,並成為提升用戶出行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着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用戶體驗的持續優化以及行業標準的逐步建立,手車互聯正面臨更高的技術要求和應用挑戰。中汽研科技智能通信研究部&&總監趙秋俊,圍繞手車互聯發展現狀與未來演進歷程及行業新生態建設,開展深度對話。

專家簡介:

趙秋俊,中汽研科技智能通信研究部&&總監,天津市汽車芯片標準檢測創新聯合會軟體技術委員會主任,主要負責車載軟體、車載網絡以及人機交互測試技術研究、標準化工作研究和科研課題研究,牽頭搭建了“雲-管-端”一體化軟體網絡交互測試評價體系。

當前,手車互聯應該是首批搭載到智能網聯汽車上的新技術應用,趙秋俊認為,互聯技術正以手機為橋梁,實現設備的無縫融合,讓駕乘體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未來,手機與汽車互聯將從單一的設備連接演進為更完整的生態融合,實現跨設備的無縫切換,用戶無需額外操作即可在不同終端間自由轉換。同時,應用場景也將進一步豐富,從基礎的導航、娛樂功能,發展到直接在車機上運行商務會議、社交通訊、影音娛樂、消費購物等手機應用,提升用車的便捷性和駕駛安全性,並逐步延伸至“車家互聯”,讓汽車成為智能生活的一部分。此外,AI技術的深入應用也將進一步優化手車互聯體驗,例如基於用戶習慣智能推薦路線、自動調整駕駛模式,使出行更加智能化、個性化。

但是,隨着手車互聯領域各種解決方案的不斷涌現,趙秋俊説:“結合車質網和行業研究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用戶在使用手車互聯時確實面臨一些關鍵痛點問題,這些問題在多個方面影響着駕乘人員的智能化用車體驗。”具體來看:

連接穩定性問題

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用戶常常遇到手車互聯連接不穩定的情況,斷連、重連失敗、延遲等問題時有發生。一些車機系統在切換網絡或藍牙信號時易出現暫時性連接中斷,進而影響功能應用的連續性。對於消費者來説,這種不穩定性不僅增加了使用的不便,還可能在駕駛過程中引發分心,進而影響駕駛安全。

操作流暢性問題

儘管手車互聯技術應用相對成熟,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仍面臨操作界面卡頓、觸控交互延遲等問題。例如,在導航過程中,當用戶嘗試增加途經點時,系統在選擇地址或輸入路線時出現明顯卡頓,導致連續點擊操作無響應;在切換音樂時,系統響應滯後,用戶需等待較長時間才能完成響應操作。這些問題不僅迫使用戶頻繁進行手動操作,降低操作效率,還增加了等待時間,特別是在駕駛過程中,更容易分散用戶的注意力,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功能缺陷性問題

隨着手車互聯技術應用搭載率和用戶使用率的逐年提升,其功能缺陷性問題不斷顯現。例如,在連接過程中,用戶常常遭遇“車不認機”的問題,導致連接失敗,即使連接成功,功能也可能無法正常使用,甚至隨着應用長時間運行,車機系統出現崩潰或卡死的現象,迫使用戶重啟車機。除此之外,隨着用戶需求的多樣化,現有的解決方案在功能豐富度上還有較大的完善空間。例如,部分用戶希望在駕駛過程中,特別是在緊急會議或高需求工作場景下,能夠實現會議、郵件等手機應用的一鍵投屏。同時,用戶也期望通過手車互聯更加靈活地控制車內交互功能,但這些需求在現有解決方案中尚未得到充分滿足,制約了駕乘體驗的綜合性提升。

在萬物互聯互通的時代背景下,手車互聯技術正從基礎連接邁向深度融合,成為提升駕乘體驗的重要紐帶,其技術成熟度不僅關乎用戶體驗,也影響着行業生態的發展。面對繁雜的現實挑戰,行業亟需構建科學完善的測試體系,以系統化方式攻克技術難題,因此標準化建設無疑是推動行業生態發展的關鍵一步。通過建立標準化的技術要求和科學的測試方法,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行業認可度,加速行業標準與國內外規範的融合統一。未來,中汽研科技將持續深化手車互聯測試能力建設,為“手車互聯”新生態“融合互聯”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趙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