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與手機“雙向奔赴” 看跨界融合如何開啟智能出行新未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7 17:35:07
來源:新華網

汽車與手機“雙向奔赴” 看跨界融合如何開啟智能出行新未來

字體:

3月底,備受關注的小米汽車正式上市,市場反響熱烈。從手機廠商起家,如今已發展成為消費電子科技巨頭的小米,跨界押注新能源汽車賽道,讓智能手機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跨界融合的熱度更上一層樓。兩個行業的頻繁互動與跨界創新,將開啟怎樣的發展空間引人期待。

手機廠商造車 爭奪新賽道

近年來,手機廠商跨界造車屢見不鮮。儘管智能手機行業依舊是最具價值空間的賽道之一,但隨着市場需求的變化,探索新業態或將開啟“第二增長”曲線。當下,“人車家全生態”成為潮流,以手機為核心構建科技生活圈層,汽車剛好填補了移動出行的關鍵一環。

手機廠商造車具有一定的優勢。從技術層面看,汽車行業電動化進程加速,三電系統成為核心,零部件數量減少,造車難度有所下降,為後來者提供了機遇。在汽車行業下半場關於智能化的角逐中,得益於智能手機領域的深厚積澱,手機廠商實現“彎道超車”成為可能;從用戶層面看,手機廠商已建立強大的品牌和用戶基礎,有助於其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立足並實現快速發展。

同樣是造車,卻有着不同的路徑選擇。小米自主研發智能汽車,歷時三年,投入過百億元,小米SU7得以問世。據市場反饋,多數人評價該車外觀出眾,“智能化”含量較高,不僅擁有自研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超級電機等技術,而且車機交互體驗流暢出色,打破了許多操作壁壘。

與小米進軍電動汽車研發與製造的路徑不同,華為強調“不造車”,而是通過標準零部件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智選模式為車企提供不同程度的賦能。目前,華為已與賽力斯、奇瑞、北汽、東風汽車旗下的嵐圖與猛士、廣汽傳祺、長安汽車等車企建立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華為與賽力斯深度合作打造的AITO問界,無疑是一匹“黑馬”,不僅在一眾造車新勢力品牌中脫穎而出,更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穩居銷量排行榜前列。華為與奇瑞聯合打造的智界S7近日亮相華為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同樣賺足了眼球。

在海外市場,蘋果造車項目歷時十年最終宣告終止。儘管蘋果退出造車,但是對於“手車協同”的探索並未停止。據美媒消息,蘋果內部將新版CarPlay被命名為“鐵心計劃”,目標是深度整合CarPlay到車輛系統。

事實上,國産品牌在車機交互上的體驗也毫不遜色,除小米澎湃OS系統、華為鴻蒙OS系統外,其它廠商例如OPPO推出了Carlink車機系統、vivo推出了Jovi InCar車機系統,均以更加智能、實用的車機方案帶來手機與汽車融合新體驗。

車企造手機 掌握主動權

隨着智能化開啟汽車行業競爭的下半場,汽車和手機的聯動更加緊密,有更多的車企開始研發和製造手機,以更好地適應汽車的智能化應用,為車主提供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務。

自主品牌吉利一步到位收購手機廠商魅族,以打造更好的車機交互系統。其自主研發的魅族Flyme Auto現已搭載到領克08車型;Flyme Auto Core也搭載到了Polestar極星4之上。據了解,極星的第一款手機Polestar Phone即將問世,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極星手機將定位“高端智能手機”,類似於華為保時捷 Design 系列手機。

新勢力品牌蔚來跨界造手機,目前,第一代NIO Phone去年已經發布,第二代已完成研發進入製造階段。據蔚來汽車CEO李斌透露,造手機是防禦策略,按照每年推出一款新機型的節奏,手機預計到第三代實現盈虧平衡。

談及造手機的原因,李斌&&,過半數蔚來車主使用的是蘋果手機,但蘋果對汽車行業很封閉,比如蔚來主推的 UWB(超寬帶數字鑰匙),蘋果並不開放接口,導致無法達成理想的用戶體驗。

相互鏈結,相互賦能,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中出現的一個現象。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認為,2024年將是一個跨界大年,汽車行業將變得越來越跨界,和信息通訊(ICT)行業、能源行業進入深度融合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手機+汽車沉浸式體驗還有多遠?

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智能終端設備極大便利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通過設備間的有線或無線連接能夠打造多元智慧場景,但目前來看,全場景覆蓋、低時延連接、自然無感的人機交互仍難以實現。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浪潮下,有網友戲稱,曾經被稱作“四個輪子加一組沙發”的汽車,被重新定義為“四個輪子加一個手機”。汽車開始被看作是類似於手機的智能終端。然而,在出行場景中,手機和車機之間存在物理屏障,使用體驗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割裂感。

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是萬物互聯時代的標誌。在新消費趨勢下,越來越多的車企和科技公司加入到智能出行領域,毋庸置疑將加快這種融合體驗。一個顯著的例子是“無縫流轉”功能,用戶的導航、音樂、文件甚至辦公軟體都可以從手機無感過渡到車機上,大大提升了效率和體驗感。

“消費電子行業與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在公開場合&&,“無論是手機企業開始造汽車,還是汽車企業嘗試造手機,最終都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通過産業協同優化升級,為中國製造贏得更多的尊重。”

無論是造汽車,還是造手機,在基礎研發、核心技術上精耕細作、創新突破、久久為功的硬道理是顛撲不破的。在手機與汽車的“雙向奔赴”中,只有尋找彼此的核心競爭力,取長補短,才能開啟雙贏局面,從而助力中國製造業加快協同升級、為參與全球競爭增添力量。(文/王夢冉)

【糾錯】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