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龍年開局火熱 在競合中把握發展新機遇-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29 16:41:43
來源:新華網

新能源汽車龍年開局火熱 在競合中把握發展新機遇

字體:

甲辰龍年春節剛過,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便呈現出一派火熱、蓬勃的景象。在政策的支援下,綠色出行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我國新能源汽車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親民的價格,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有行業專家近期預測,2024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或將達到40%,市場規模正在加速擴張。

為爭奪這塊大“蛋糕”,眾多企業竭盡所能“各展絕活”。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造車新勢力崛起,再加上跨界科技企業入局,眾多參與者使得這一賽道變得熱鬧非凡,也愈加“擁擠”。2024年新春伊始,比亞迪、五菱、長安、哪吒等多家車企宣布降價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此同時,眾多車企也選擇攜手並進,積極擁抱智能網聯技術,以求在競爭中搶佔先機。

新能源車VS燃油車 “電比油低”時代開啟?

春節假期後的第二天,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就放出重磅消息——比亞迪秦PLUS和驅逐艦05均推出“榮耀版”,混動車型官方起售價下探至7.98萬元。

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出低價新車一方面得益于規模效應,2023年比亞迪奪得中國市場銷量冠軍和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全年總銷量超過300萬輛,單論此次大幅降價的“秦”係列銷量就超過48萬輛;另一方面源于對核心技術的掌握以及日益完善的供應鏈和垂直整合能力,造車成本得以進一步降低。

在比亞迪宣布降價後,五菱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等多家車企和品牌迅速跟進,一輪集中于家用緊湊型A級家轎市場的“價格戰”一觸即發。

車企普遍降價,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鞏固國産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其是A級車領域的優勢地位。從一開始電車成本高于燃油車,到去年打出“油電同價”旗號,再到今年翻開“電比油低”新篇章,國産新能源汽車優勢明顯,發展前景向好。

與此同時,隨著近年來鋰離子電池技術的進步,加之碳酸鋰等關鍵原材料價格回落,以及大規模新車量産交付,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成本顯著下降。就本次拉開價格戰帷幕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而言,由于結合了內燃機與電動驅動的優勢,在緩解續航裏程焦慮的同時又通過高效能量回收和智能動力分配降低了油耗,因此在低端市場展現出極高的性價比,有助于新能源車企打開三、四線城市以及更廣闊的鄉村市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2024年是新能源車企站穩腳跟的關鍵年,競爭注定非常激烈。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燃油車市場規模逐步縮小,龐大的傳統産能與逐步萎縮的燃油車市場之間的不平衡將帶來更激烈的“價格戰”。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9.9%,位于50%的榮枯線之上。在新能源時代新技術、新車型層出不窮的節奏中,開年“價格戰”的打響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庫存壓力”。

産業融合趨勢明朗 共同奔赴智能網聯未來

在大浪淘沙的關鍵時期,汽車行業洗牌將會加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車企選擇“合作共贏”,發揮“1+1>2”的效應,通過彼此賦能,實現雙向騰飛。

近日,東風旗下猛士科技與華為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華為的造車“朋友圈”又添一員猛將。雙方將合力推動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商業化落地,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智能出行體驗。

在主機廠界,擺脫了內燃機的掣肘,銳意創新的車企先後掀起了“軟件定義汽車”的風潮。在互聯網科技圈,騰訊鞏固雲服務優勢,百度潛心專研自動駕駛技術,小米選擇親自下場造車,華為則通過HUAWEI Inside模式為車企提供鴻蒙車機與自研車載計算晶片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後推出智選車模式,深度綁定汽車産品且共用終端銷售渠道。

不難發現,融合正在成為主流。這種融合不僅發生在汽車制造商與科技公司之間,也發生在汽車産業鏈各環節之中。隨著汽車由單純的交通工具逐步向移動出行智能設備進化,汽車産業也與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其他産業深度融合,産業鏈和生態係統正在不斷被重塑。

當下,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産業轉型,乃至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和重要引擎。由新能源汽車帶動的動力電池行業構成了目前最大的新型儲能。除能源外,從路端到雲端亦是構建智慧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車能路雲”融合産業生態所打造的“中國方案”,將助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百花齊放的跨越。

“汽車産業變革已進入深水區,電動化變革繼續駛在快車道,智能化變革開始換擋提速。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不會給我們停下來、慢下來、喘口氣的機會。”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近日舉行的廣東省高品質發展大會上表示。

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從早期的政策導向邁入市場主導的新階段,競爭的內在邏輯發生了變化。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味“卷價格”並不可取,“卷品質”“卷服務”“謀合作”才是正解。這要求新能源車企以開放的心態看待産業競爭與合作,注重産品技術研發和品質提升,強化品牌建設、完善服務體係,並且要在供應鏈管理、産能布局等方面具備足夠的戰略眼光和執行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扎實推進高品質發展。(文/王夢冉)

【糾錯】 【責任編輯: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