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據乘聯會與科瑞諮詢聯合發布的《2023年7月汽車智能網聯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已經逼近40%。從價位區間上看,16萬以上的車型大多都配備了 L2 級的輔助駕駛功能。
而在燃油車方面,2023年上半年,國內燃油車L2級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為18%,16萬元以上車型裝車率則小幅上漲至20%左右。
《報告》中顯示,L2+級輔助駕駛功能目前的普及率偏低,主要由於實現L2+級輔助駕駛需要更多的傳感器硬體輔助,上車成本偏高。而且在城市路況駕駛時,客戶對L2+級功能的體驗感知並不強烈,使得L2+級輔助駕駛功能上車的性價比相對偏低。
圖片來源:乘聯會
L2級輔助駕駛功能屬於部分自動駕駛,基本操作是由車輛完成,而駕駛員負責周邊監控和隨時接管車輛,主要功能包括自動緊急制動、自適應巡航、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等。
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公布的自動駕駛分級,L2級及以下定義為高級輔助駕駛技術,L3級及以上定義為自動駕駛技術。
(資料圖片)
在真正實現L3之前,NOA作為一種處於L2與L3級之間的技術,正成為各個汽車公司和供應商角逐的熱門賽道。NOA全稱為Navigate on Autopilot,中文翻譯為導航輔助駕駛,可根據用戶設定好的路線實現從A到B的智能輔助駕駛。
目前NOA主要分為高速NOA和城市NOA兩種應用場景,在城市環境中,NOA需要更複雜的感知和處理能力。由於傳統高精地圖更新慢、成本高,許多公司開始採用“輕地圖”方案,通過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實時生成3D地理信息。
在這個背景下,2023年被多家研究機構定為城市NOA的元年,包括特斯拉、小鵬、毫末智行、智己和華為等多家汽車公司及供應商都公布了推出城市NOA的落地時間表。
圖片來源:乘聯會
隨着關鍵技術趨於成熟,城市NOA將加速落地。可以預見,隨着汽車行業競爭進入“智能化”下半場,對於汽車企業來説,智能駕駛賽道還有巨大的市場增量空間。(文/王夢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