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北起中國昆明、南抵老撾萬象的“黃金通道”——中老鐵路,迎來開通運營三周年。
2024年12月3日拍攝的中老鐵路磨憨站。
2024年12月3日,乘客在磨憨站準備乘車。
2024年12月3日,乘客在磨憨站準備換乘前往老撾。
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通過視頻連線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
中國與老撾山水相連,始終心意相通、真誠相交。作為兩國務實合作的旗艦項目,中老鐵路從開工建設到全線通車,離不開中老兩黨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決策、部署和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長期關注這條聯結友誼、承載夢想的交通大動脈,多次在不同場合作出重要指示,為中老鐵路的建設運營及中老合作指明方向。
回顧往昔,在中老兩國領導人的關懷下,雙方建設者齊心協力、緊密配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一條條隧道穿山而過,一個個橋墩拔地而起,鋼鐵巨龍跨越山河,搭建起一條通往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
這是在老撾萬象省拍攝的旺門村二號隧道(2017年12月13日攝)。該隧道於2017年12月12日順利貫通,成為中老鐵路項目全線首個貫通的隧道。
2020年3月13日,中鐵十二局集團公司建設者從萬和隧道襯砌&車下經過。當日,中老鐵路萬和隧道順利貫通,這是中老鐵路全線貫通的首座萬米以上長隧道。
2020年4月1日,位於老撾北部的中老鐵路全線墩身最高、跨度最大的橋梁——班納漢湄公河特大橋實現大橋主橋合龍(無人機照片)。
2020年4月7日,中老鐵路國內玉溪至磨憨段鋪軌全面啟動。這是工人在雲南玉溪境內的施工現場鋪設軌道。
這是中老鐵路國內段寧洱站的牽引變電所和輸電線路(2021年9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2021年8月31日,中老鐵路外部供電項目全部建成,達到投産送電條件,為中老鐵路順利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
2021年10月15日,“瀾滄號”動車組通過中老友誼隧道內的兩國邊界。2021年10月16日,“瀾滄號”動車組運抵中老鐵路萬象站,正式交付老中鐵路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這是中國昆明站內的“綠巨人”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在等待發車。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這是老撾萬象站內的“瀾滄號”動車組列車發車。
中老鐵路讓老撾人民“變陸鎖國為陸聯國”的夢想照進現實,也在中老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偉畫卷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開通三年來,沿線客貨往來更加高效,實現人享其行、貨暢其流,這條路成為造福沿線民眾的幸福路、發展路、友誼路。
2024年4月15日,在中老鐵路老撾瑯勃拉邦站,車站工作人員與旅客合影。截至2024年11月4日,中老鐵路老撾段今年累計發送旅客300萬人次,提前完成全年客運任務目標。
2022年11月25日,乘客準備進入老撾萬象火車站乘車。
2023年4月13日,老撾工作人員在D887次國際旅客列車上表演。當日,中老鐵路從中國昆明南站、老撾萬象站雙向對開D887次和D888次國際旅客列車,兩地乘火車可當日通達。列車採取朝發夕至運行模式,每日雙向對開各1列,採取“兩地兩檢”通關模式。
2023年7月16日,中老鐵路列車員依波逢在昆明南站列車站&上留影。她來自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動臘縣動滿鎮上景龍村,中老鐵路的開通使她的家鄉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
2024年5月1日,中國游客在老撾首都萬象著名地標景點凱旋門前拍照。自開通運營來,中老鐵路已累計發送進出境旅客超34.6萬人次,旅客來源地增至108個國家和地區。
2021年12月4日,從昆明站始發、滿載貨物的國際貨物列車抵達磨憨鐵路口岸,隨後這趟列車將穿過友誼隧道前往老撾。這是中老鐵路開通後開行的首趟國際貨物列車(無人機照片)。據海關統計,三年來,昆明海關監管經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超1060萬噸、貨值超440億元,進出口貨運量最高月突破51萬噸,較開通首月增長12.6倍。
2024年4月11日,在國鐵集團鄭州局圃田站,中鐵聯集的龍門吊向貨運列車上裝載集裝箱。當日,滿載機械零配件、陶瓷玻璃製品、紗布、冰櫃、洗衣機等45個集裝箱的80031次貨運列車從國鐵集團鄭州局圃田站發出,標誌着首趟中老鐵路(鄭州—萬象)國際貨運列車正式按圖運行。
2024年10月20日,首趟中老鐵路(萬象—昆明—北京·平谷)國際冷鏈專列暨“京滇·瀾湄線”抵達北京市平谷區京平綜合物流樞紐,首發接車儀式同期舉行。本趟國際貨運班列於10月12日從老撾萬象南站駛出,運載390噸産自老撾的優質香蕉,由磨憨口岸入境,通過全程冷鏈運輸抵達北京。
攝影:李響 邢廣利 江文耀 陳欣波 胡超 楊宗友 呂帥 吳剛 任超 曹安寧 陳暢 楊永全 劉艾倫 凱喬
製作:畢曉洋 張浩波 周荻瀟
新華社攝影部、雲南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