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券商服務能力 助推金融強國建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4 09:04: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升券商服務能力 助推金融強國建設

字體:

隨着“十五五”規劃建議將“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納入頂層設計,中國證券行業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多位行業人士&&,在政策引導與産業升級雙輪驅動下,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將持續涌現結構性機遇,推動金融資源更精準地流向國家重點支持方向,這將促使金融行業自身實現業務重構與高質量發展,形成産業與金融“雙向奔赴”的新生態。

  “十五五”時期,證券行業將如何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雙重功能,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産業金融“雙向奔赴”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被納入“十五五”規劃建議,為未來五年金融市場的發展明確了目標與路徑,催人奮進。作為資本市場的關鍵“看門人”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證券行業將承擔起更為重要的使命,無疑也將在頂層設計的指引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看來,“十五五”規劃建議對資本市場與證券行業的總體要求主要圍繞兩大方向:一是積極強化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加快科技現代化進程,搶佔科技制高點,持續培育新質生産力。證券行業可依託投行、直接投資等業務,引導資金與資源向新質生産力領域集聚,促進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深度融合,以科技驅動國內産業結構轉型。二是踐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證券行業可在拓寬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渠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着協調發展的投融資市場逐步建立,上市公司日益重視股東回報與分紅機制,穩定、可預期的分紅收益將增強投資者信心,推動居民資産長期配置於資本市場,進而帶動證券行業資産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國信證券非銀金融行業負責人孔祥從産業視角分析認為,在政策引導與産業升級的雙重驅動下,科技創新、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將持續涌現結構性機遇,推動金融資源更精準地投向國家戰略重點,同時也將促進金融業自身的業務重構與高質量發展,形成産業與金融“雙向奔赴”的新生態。

  在國金證券總裁姜文國看來,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券商應積極貫徹國家戰略,自覺將業務開展與國家宏觀戰略相結合,引導資本流向,切實發揮戰略支撐作用:“卓越的功能性是證券公司實現可持續盈利的堅實基礎,而穩健的盈利也為功能性發揮提供了必要保障。對於有志於成為一流投資銀行的券商而言,更應將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這不僅是響應監管要求,更是投行在新時代下生存和發展的智慧抉擇。”

  金元證券研究所負責人周曄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將是“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基調。當前,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技術迅猛發展,推動形成“科技-産業-金融”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對加快資本市場制度、機制與産品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提升相關制度的適配性、包容性與市場運行效率。隨着監管部門持續優化主板、創業板、科創板等差異化上市標準,完善再融資、並購重組等制度安排,增強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融資支持效能,證券行業在投行、研究、資産管理等業務領域的發展空間與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行業整體前景可期。

  專注主業 錯位發展

  在擘畫金融行業發展宏偉藍圖的同時,“十五五”規劃建議還明確提出“優化金融機構體系,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這對於當前“馬太效應”加劇、機構加速謀求特色競爭優勢的證券行業而言,也提供了差異化破局的重要指引。

  展望“十五五”期間證券行業發展格局,中信證券金融産業首席分析師田良認為其有望迎來深度重塑,在“各類型金融機構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的政策導向下,行業牌照治理工作有望逐步展開,並購重組有望有序推進,資産配置、綜合服務和國際化能力有望成為行業分化的決定因素。

  “相較於大型券商,‘專注主業、完善治理、錯位發展’對中小型券商而言更具現實意義,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周曄指出,頭部券商可依託綜合實力,圍繞“投行+投資+研究”的聯動模式,全面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及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而中小券商受限於資本實力、人才儲備及業務資質,亟需明確自身定位,充分利用股東資源、區域優勢以及在細分領域的專業積累,在特定區域、行業或業務領域構建專業壁壘,實現差異化發展。

  周曄進一步指出,相較於大型券商,中小券商在內部溝通、決策效率及客戶服務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如管理鏈條更短、決策更靈活、客戶響應更及時、服務更具人性化等。值得注意的是,監管機構鼓勵中小券商通過“開放合作+生態共建”模式,與金融科技公司、地方政府及産業資本等建立戰略聯盟,構建“券商+科技+産業”的協同生態,以彌補其在資金、技術和渠道方面的短板。這一政策導向不僅為中小券商提供了制度保障與戰略指引,也為其從“通道服務”向“價值服務”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中小券商應進一步加強對特定行業與企業的深入研究,廣泛整合資源,提升面向企業和投資者的專業服務能力,逐步在細分領域樹立品牌與聲譽。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進程中,中小券商依然大有可為。”周曄總結道。

  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

  “十四五”期間,中國證券行業經歷了深刻的結構性變革,從規模擴張逐步轉向功能提升。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150家證券公司總資産達13.4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隨着“十五五”規劃即將拉開序幕,證券行業將進一步強化功能性建設和差異化發展,在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價值。

  廣發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指出,展望未來,券商應在三大領域積極布局:一是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領域創新産品與服務,引導資源向國家重點領域集聚;二是把握資本市場改革機遇,提升價值發現與定價能力,構建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市場環境;三是積極參與上海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跨境業務、離岸人民幣産品創新中提升競爭力,同時全面加強合規與風險內控,為金融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結合公司經營實際與業務特色,姜文國&&,國金證券未來將繼續堅定服務實體經濟和推動財富管理轉型,持續優化業務協同機制,深化金融科技賦能,提升一體化、多元化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為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金融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指出,對中小型特色券商而言,業務導向應牢牢立足於金融“五篇大文章”及“十五五”規劃建議對金融工作的要求。一方面,通過直接投資、另類投資等業務加大對“新質生産力”相關領域的投入,為新興産業提供資金與資源支持;另一方面,積極發揮證券公司在居民資産保值增值、提高財産性收入方面的作用,通過金融産品創設、銷售及投資者教育,助力投資者分享優質企業的成長紅利,增強投資者獲得感,推動居民資金長期入市。

  在專注主業方面,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強調,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應在上市輔導、信息披露、資産定價、交易監督等環節全面履行審核把關與風險揭示職責,確保上市公司質量,促進市場資金更有效地配置於優質資産。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