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文化館是全民的文化館”理念,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4 17:06:45
來源:新華網

樹立“文化館是全民的文化館”理念,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

字體:

11月13日,作為“2025中國文化館年會”重要組成部分,“重塑文化館影響力——品牌賦能路徑與傳播創新專題交流活動”在北京通州大運河博物館圓滿舉辦。文化和旅游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呈鴻在大會期間接受新華網專訪。

新華網:請您具體談談,文化館應如何運用新手段,才能真正講好文化館的故事,讓服務“響”起來、讓資源“活”起來?

張呈鴻: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我們文化館行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為文化館行業的從業者,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一方面要探索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等信息科技手段,讓文化服務、文化傳播更精準,主動運用短視頻、直播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文化服務可感可親,惠及線上線下更多人群,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文化館陣地作用,牢固樹立“文化館是全民的文化館”理念,讓文化館成為有溫度的文化樞紐,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優質文化服務直達基層和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進鄉風文明、社會善治,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華網:“村晚”作為最接地氣的文化活動,從鄉村火遍全國,成為一個現象級的群眾文化品牌。未來,發展中心在推動文化館品牌建設提質增效方面,還有哪些更深遠的規劃和期待,打造出更多像“村晚”一樣的群眾文化品牌?

張呈鴻:品牌要接地氣,核心在於讓群眾覺得可親、可參與。一是深挖本地特色,培育原生品牌。鼓勵各地文化館從每年舉辦的數萬場基層活動中,發現和培育那些深受群眾歡迎的“本土明星”項目,推動成長為更具影響力的區域性乃至全國性品牌。二是以數字化賦能品牌成長。我們將繼續實施“全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計劃”,為優秀品牌提供線上展示和推廣&&,充分利用國家公共文化雲&&的統籌優勢,打破地域界限,放大品牌效應,並持續收集反饋優化,形成線下培育、線上放大、反哺線下的良性循環,讓品牌生命力更持久。品牌建設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最終讓文化館品牌不僅傳得開、叫得響,更能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宮碧瑩】